强制披露时代的“双向奔赴”
作者 程静
发表于 2024年4月

2024年2月,三大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布提出指引,强制披露时代势起,ESG转向精细化、规范化发展。

而据新财富统计,指引要求2026年4月前进行相关披露的457家公司,有65家2023年未发布ESG相关报告,已发布的报告缺乏关键数据,质量参差不齐。

不过,从已披露报告的公司看,不少公司注重打造绿色产品、重视员工及社会利益相关者,其中表现突出者也获得了ESG相关资金的青睐。据统计,288只ESG相关主题基金所持股票市值,接近八成来自209家公司,它们均在457家公司之列。而重仓相关标的的S、G主题基金也跑赢大市,2023年,中国内地ESG相关主题基金吸纳2600亿元资金。

监管的推动,叠加市场的“双向奔赴”下,ESG表现好,则投资回报高的商业闭环可望达成,使得可持续发展本身能够可持续。

2024年2月8日,除夕前一天,三份文件的发布,即将揭开中国ESG发展新的一页。

在证监会的统一指导下,深沪交易所和北交所当天分别发布《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引”)。

根据指引,报告期内持续被纳入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的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当最晚在2026年4月30日前,首次披露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同时,鼓励其他公司自愿披露。北交所考虑到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特点,鼓励公司“量力而为”。

截至2024年3月底,共有457家上市公司在ESG报告强制披露之列。

一旦征求意见稿正式落地,A股强制披露时代将会到来。这不仅会对上市公司的ESG精细化管理提出挑战,在全球ESG发展进入博弈与分化之际,中国的实践也可望提供新的启示。

上市公司:ESG信披面臨规范化挑战,领头羊已作精细化管理

强制披露进入两年倒计时之际,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457家指引覆盖的公司,ESG信披与实践情况如何?其中领先公司有哪些经验可资参考?

457家强制披露公司,65家未发布ESG报告

根据新财富的统计,2023年,A股共有178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1910篇ESG相关报告,占全部公司数量的35%,发布率较2022年提升了接近7个百分点(图1)。

图1 : 发布ESG相关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新财富整理

其中,27家同时发布了ESG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97家公司同时发布了英文版报告,后者较2022年几近翻倍。首钢股份分别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和ESG报告的英文版。

从公司属性看,国企的ESG相关报告发布率最高,达61.7%。不过,这与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的2023年报告披露“全覆盖”仍有一定距离。

地方国有企业中,上海机场(600009)、四川路桥(600039)等超过400家公司没有发布,央企中,中信金属(601061)、中国软件(600536)等几十家公司没有发布。

民企的发布率最低,仅为24.5%,3321家上市民企中,仅有814家发布。外资及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布率分别为29.8%和44.9%。

根据申万行业分类,银行业的42家上市公司都已发布相关报告;其次是非银金融,发布率超过88%。钢铁、交通运输、公共事业、石油石化、煤炭等高排放企业,在政策驱动下,发布率相对较高,均在50%以上,反而电力设备、环保行业的发布率均不超过35%。

而在457家指引覆盖的公司中,只有392家在2023年发布了ESG相关报告,其中58家同时发布了中英文版报告。

65家公司没有发布的公司中,10家市值在500亿元以上,且有9家国企,万泰生物(603392)、上海机场市值更在900亿元以上(表1)。

表1 :2023年尚未发布ESG相关报告的指引覆盖公司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新财富整理

近2000份报告,均面临规范化挑战

深沪交易所的指引要求,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框架,要与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的两项披露准则保持一致,即针对20个具体议题,分别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四个核心内容层面进行分析和披露,其中,E(环境)、S(社会责任)、G(治理)三大主题分别涉及8个、9个及3个议题。

而新财富梳理已发布的近2000份报告发现,上市公司参考的指引各不相同,披露的议题和内容多有缺失,导致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报告更是大篇幅披露经营与财务数据,与删减版的年报没有太大区别。

整体来看,457家公司发布的报告中无一家披露所有20个议题的四大核心内容。一方面,全面覆盖议题的报告非常少,通过对报告进行关键词搜索发现,仅有工业富联(601138)一家报告中同时提到以上所有议题。尤其是E主题的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等议题,S主题的科技伦理、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等议题,均较少报告涉及。而这些议题均为人们所重视。相较之下,G主题的反贪污反商业贿赂、反不正当竞争这两个议题,报告通常都会覆盖。

另一方面,对各议题所需披露的四大核心内容,大部分报告止步于披露相关的公司行为,提及风险和机遇的并不多。指标和目标,更是最为欠缺的部分,只有文字描述而无具体数据的报告比比皆是。

良好的ESG信披,有助于公司的价值发现。

根据同花顺数据,2023年,发布了ESG报告的上市公司,股价跑赢大盘的天数达到113天,高出A股全部公司111天的均值;日均成交量为0.21亿股,高出0.08亿股的A股均值。从深沪交易所的信披考核结果看,截至2022年,70家每年成绩均为优秀的公司,2022年日均涨跌幅均值为0.02%,而A股均值仅为-0.001%。

当前,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披露不足,一个重要原因是ESG实践不足。随着新规出台,并明确披露框架与核心内容,众多公司面临ESG发展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挑战。

如何提升ESG表现?新财富梳理了指引覆盖的领先公司的ESG报告,希望从中发掘值得参考的经验。

E主题:多个议题有实践,披露尚不全面

环境是ESG中排名第一的主题,指引要求的披露涉及应对气候变化、能源使用、循环经济、生物多样性等8个议题。当下,气候变化为全球所关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也已提出5年,企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在绿色运营、打造绿色产业链、实现低碳排放方面付出了不少努力,A股公司往往也会在E主题上作重点披露。

根据青绿ESG数据库,2023年,共计637家A股公司在ESG报告中披露了运营范围(范围一、范围二)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关数据,占A股公司的12.57%。其中,有83家公司还进一步公布了范围三的碳排放数据。

从637家公司2023年的股价表现看,高于沪深300指数16个百分点。另外,截至2023年底,沪深港股通对637家股票的持股數量共计700.62亿股,占所持A股数量的58.19%,显示其更能获得外资青睐。

新财富研究了其中碳排放强度(吨/百万元营收)较低的12家重点行业公司,发现其围绕应对气候变化、能源使用、废弃物等议题,披露了自身突出的实践表现,其中8家位列指引覆盖的457家公司(表2)。

表2 :部分公司2022年碳排放强度(单位:吨/百万元营收)

资料来源:青绿ESG数据库,新财富整理(有底纹的为指引覆盖公司,下同)

其一,设定碳中和目标,并开发或使用碳排放管理、气候检测系统。

交易所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指引要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及相关指标”。目前,披露碳中和目标,已是不少指引覆盖企业的常规操作。

比如,作为上证180成份股的长江电力宣布,以2021年为基准年,到2030年实现运营范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2040年实现全价值链净零排放。同为上证180成份股的宝钢股份提出,以2020年为基础,2025年、2030年、2035年分别减少8%、15%、30%的碳排放,并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为实现目标,指引覆盖的宝钢股份、东方雨虹、金风科技等公司均自主研发出碳核查、碳排放管理系统,以实时监控生产线的能耗及碳排放状态,为低碳生产提供基础。

其中,宝钢股份的智慧碳数据平台,可实时采集生产物料数据并自动进行运算,跟踪和评估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东方雨虹旗下卧牛山公司研发的HEEC近零能耗建筑智慧平台,包含模拟施工、产品溯源、物联网能耗监控模块等。金风科技的金风碳账户平台系统,可实时核查全公司运营范围的碳排放量变化。

同为指引覆盖的中国人保还研发了海上风电领域的保险科技平台,通过数字孪生、卫星遥感等技术,识别海上风电机组的空间位置,联合台风、地震预警等模型,传递风险信号,实现防灾减灾,2022年覆盖113个已承保风电项目,提供23次台风预警。

其二,以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进行节能改造。

交易所指引提及,“披露主体应当积极通过改进工艺、升级生产设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生产能效、研发和提供绿色产品与服务、改进和强化管理等措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应当披露减排相关信息,包括参与各项减排机制的情况、减排目标、减排措施(如管理措施、资金投入、技术开发等)及其成效等”。

新财富盘点发现,不少A股公司对此作出了披露,其常见的举措包括引进光伏项目、提高绿色电力使用比例、使用新能源汽车、推广无纸化办公、替换LED节能灯等。

而制造业企业,还远不止于此,尤其是火力发电、水泥、钢铁等高排放企业,在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还纷纷采用节能技术改造,或替换高能耗、高排放设备,以最大限度降低碳排放。

火力发电行业的碳排放强度,位居所有行业之首,这也是电力行业被第一个纳入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原因。5家已公布排放数据的煤电公司,碳密度均值超过1700吨/百万营收,其中江苏国信最低。根据其ESG报告,2022年,其环保投入达到5.82亿元,完成对所属发电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

本文刊登于《新财富》2024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