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的实践者
作者 王秦怡 冯群星
发表于 2024年4月
2019年6月30日,西安,航拍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创新港由平台区、学院区及孵化区构成,平台区约5000亩,在理、工、医、文四大方向建立了八大平台、29个研究院和300多个科研平台。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提出利用5年时间,有组织推动1000所以上高校支撑服务1万家以上企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这意味着全国3000多所高校中,将至少有1/3的高校持续推动校企融合。高校将更开放、更系统,和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也正因为此,回答好“如何推动校企融合”这个问题,不管是在当下还是在未来,都显得尤为重要。

赵晓民是平高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高集团)的高级工程师,也是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的一名企业导师。他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西安交大校企融合发展已久,21世纪之初,他刚到平高集团时,集团就和学校有合作项目。2013年,西安交大和平高集团签约,成立了平高集团—西安交大电力装备技术研究院,这是学校建立的第一所校企联合研究院。

此后,王树国校长多次与政府、高校、企业负责人共话产教融合新路径。党委书记卢建军也多次表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那么,身处其中的普通人呢?他们感受到了怎样的变化,受到了哪些影响?

《环球人物》记者采访西安交大的老师、学生和科技经纪人,试图通过他们的经历,窥见“如何推动校企融合”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切面。

吕思濛:“都是这么‘碰’出来的”

看到自己参与研发的装置真正运行起来,是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学院的硕士生吕思濛最开心的时刻。

数据从装置安装地源源不断地传回来,通过后台数据,她就能对远方的±800千伏直流高速开关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开关设备是电网系统中的‘卫士’,一旦发生跳闸等故障,可能导致大规模停电。我们为它安装了一个监测装置,在故障即将发生时就进行预警。如果是小问题,就及时修复,如果是要停电检修的大问题,那也可以提前规划,安排其他区域的电力来补充,保障好大家的生产生活用电。”

对吕思濛来说,这样的场景放在几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以前采集的数据都来源于实验室或者仿真软件,与真实工况下的数据有一定差异,在实际运行中会出问题。而且,装置制作出来就结束了,企业能不能推广出去,有没有经济效益,和我们无关。”而现在,它们被安装到了一座座变电站,数据则是从山上、從河谷传回来的。

2022年,西安交大正式印发施行《西安交通大学“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将立项项目、企业导师与学科导师共同列入研究生招生简章。吕思濛在这一年秋天入学,成为学校招收的第一批双导师制联合培养的工程硕士。

入学至今,吕思濛至少每周和学科导师、企业导师“碰”一次面,汇报研究进展,听取两位导师的建议。她感受到,做项目就像造船。“学科导师给出整体的设计图,告诉我们船要航行到哪里,我们据此去造出一艘船。学科导师很关注造船的理念、工艺等是不是够新、够前沿,而企业导师更关注它在现阶段能否航行。在船真正下水前,企业导师根据他的经验,进行细节上的把控。”

吕思濛的学科导师是王小华教授,在电力装备状态检测与智能运维领域有着深入研究,企业导师则是赵晓民。“两位导师都很温和,赵老师不像我们想象中的企业大领导,他说话不会夹杂着各种术语。待人也都很亲和,即使意见不统一,老师们都是业内人士,一说,也就互相明白了。”

一开始,赵晓民提出在开关设备中直接加入监测功能,王小华不同意,“从硬件到界面和后台算法,统统都得改”。双方一讨论,敲定了新方案——做一个独立的简易监测装置。“都是这么‘碰’出来的。有同学设计了一个传感器,外壳很好看,但企业导师一看,说这个东西要装在管道里,现在的直径太大了。”吕思濛说。

产生碰撞的还有时间观念。“以前做研究虽然也着急,但导师不会催得特别紧,隔段时间和导师汇报一次近期进展就可以了。企业不一样,有一定的时间规划,要求每个阶段必须完成什么任务,这个阶段就要制订下个阶段的工作计划,还要对上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反思,不会允许你调一个程序故障就调一周。”

吕思濛就曾在实验室里熬到了凌晨两点多,一小段一小段地查找后台代码,查出究竟是哪段代码有问题。这是一个煎熬的过程,“因为问题解决不了,回宿舍也睡不好觉”。夜里的实验室静悄悄的,只有她猫着身子,守在电脑前,但当最终找出问题所在时,她感到特别安心。

成就感大大盖过了其他感受。按照吕思濛的说法,学生和学科导师、企业导师都在“一条船上”。她所在的课题组有上百名学生,既有硕士生,也有博士生,来自不同领域,由导师们带领着一起攻下一个个重大课题。

从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电力装备智能运维到电力设备智能设计与数字孪生技术,再到等离子体生物电磁技术及应用,这些课题都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未来将推向市场,吕思濛为参与其中而感到无比骄傲。

赵晓民:“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是引导学生培养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赵晓民解释道,“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推动真正的创新和进步。”

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赵晓民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他2002年考上大学,像那个年代的很多工科生一样,直到大三才真正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更偏重于理论课,差不多七八节课里才有一节实验课,都是在实验室,而教理论课的老师只教理论,教实验课的老师只教实验。”

转折发生在大四。赵晓民去一家企业实习,要用编程来提升机床的功能。“有些问题看着不复杂,解决起来却要很长时间。”从那时起,他就认识到,在企业工作关键是要解决问题。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物》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