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雪涛,不再“双雪涛”
作者 陈娟
发表于 2024年4月
2024年3月21日,双雪涛在北京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双雪涛约《环球人物》记者下午1点在北京望京附近一家餐厅见面。我们提前10分钟到,他还没来。天空不知怎地,突然阴沉起来。恰好在1点整,他裹着一件黑色夹克走过来,戴着黑框眼镜,一句“好久不见”,随即露出一脸笑容。

餐厅是他与朋友约会或商谈工作的常选之地,午间人来人往,有些嘈杂。落座后,他问我们:“我变化大吗?”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补了一句:“嗯,胡子没了。”然后“哈哈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很快就回忆起上一次见面的场景。那是7年前的一个下午,他参加百花文学奖的活动——作品《平原上的摩西》获得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活动后,我们在一个快餐店里聊天,聊写作、个人经历和新作《飞行家》。当时的他,已到中国人民大学“创意写作班”进修,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因一直没完结,便把胡子留了起来,“不写完不剃”。而胡子之于他,还有另一层意义:克服不安感。这种不安,既源于从沈阳到北京、身处异地的不适和紧张,也源于成名后站在聚光灯下、立于人群中的无所适从。

“现在可能好一些,有了一些归属感。”他对《环球人物》记者说。这些年,他一直生活在北京,保持着不紧不慢的速度写作,出版小说集《猎人》、杂文集《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得了几个文学奖;他开始接触更多的人,做出版的,写小说的,搞电影的,和他一样喜爱踢球的……也因为小说屡屡被改编成影视剧,从电影《刺杀小说家》到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等而声名鹊起。偶尔,他也参与一些电影的工作,就在采访期间,他还接了一个电话说“回头再分析一下剧本的事”。

“电影只是兴趣,写小说是职业。”双雪涛说。写作是可以独自完成、全盘掌控的——这是他一直写作的原因,也是他面对世界的方法。最新小说集《不间断的人》,正是他近5年对世界、对生活的思考。

AI时代,文学让人更像人

小说集共收录了7篇小说,开篇《不间断的人》写于2019年。有一天,双雪涛遇到一个小朋友,正在唱一首英文歌Puff The Magic Dragon(《帕夫,有魔法的小神龙》)。歌中讲了小男孩杰克与小神龙帕夫的故事,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旅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男孩长大、变老、死去,但小神龙是永生的,它失去了生命中的朋友,哀伤地躲进了自己的洞穴。

“当神龙意识到小男孩会变老、死去时,它对人的认识或对生命的认识就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听到这首歌时,我就心想,一定要为它写个小说。” 双雪涛回忆说。小说最初取名《演员》,后改为《鸟骨》,定稿前才改为《不间断的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因为我觉得人的形态肯定会在未来有很大的变化。当你的形态,你的零件,你的外形,甚至你的思想都在跟科技的发展产生很大关联,那么人的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不间断的人》讨论的问题便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是什么”。青年科学家陆丝丝建造了两个仿生人,仿生人渐渐有了意识,进入她和一个校工的身体,占据他们的大脑,变身成一对父女。这对父女找到编剧安东,请他写一个剧本,由二人出演。写这部中篇小说,双雪涛前后花费了5个月,写到陆丝丝选择冒着死去的危险作为机器人的宿主时,正值午夜两点,他感觉到一阵恐慌,无法确认自己是在现实中还是小说里。那种感觉,他至今记忆犹新。

双雪涛的作品:《猎人》《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不间断的人》。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物》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