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如何撬动5万亿?
作者 陈惟杉
发表于 2024年4月
理想汽车北京基地的自动化机器人装配线。图/受访者提供

比拼工厂“生产设备”,成了最近国内造车界内卷的新“战场”。

“雷总,这里是大众冲压车间。我们冲压设备用的是米勒万加顿8100吨的六序冲压,并不是五序也不是四序冲压。这些设备是十多年前的设备了,你觉得这些设备和你现在的设备相比,哪个更好呢?”在小米SU7正式发布的当晚,大众、奥迪等企业员工纷纷在短视频上“问候”雷军。

战火由几位商界大佬迷上了探访汽车工厂点燃,先是雷军发布了一系列介绍小米汽车工厂的短视频,此后360集团创始人周鸿袆联合哪吒汽车CEO张勇开启一场直播,探访正在扩建中的哪吒汽车桐乡生产基地。

在那场直播中,作为哪吒汽车投资人的周鸿袆一度对这样的安排表达不满,他认为企业应该向用户展示已运营的产线的先进亮点而非建设工地。在他的提示下,张勇表示哪吒汽车正在筹备1.2万吨一体化压铸产能。

随着特斯拉超级工厂落户上海,国内一众新势力汽车品牌的工厂纷纷被冠以“超级工厂”的名号,并乐于向外界展示先进的生产工艺与设备,人们开始打破对汽车工厂乃至工厂的刻板印象,正是这种转变才引得一众大佬来到产线旁营销。

在汽车产业之外,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正在不断“制造”超级工厂。世界经济论坛每年评选的“灯塔工厂”向来被认为代表着全球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目前“灯塔工厂”名单共有153家工厂,其中62家位于中国。

一座座超级工厂的背后是持续的高水平投入,以去年获评“燈塔工厂”的亨通光纤光棒智能制造工厂为例,其每年在设备与研发方面的投入分别达到5000万元与1亿元。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拥有庞大的工业设备市场,伴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个市场也在迎来机会。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希望进一步激活工业设备市场,这被认为是对冲当下经济下行压力,提振内需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公开表示,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个领域的设备更新,有望形成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市场,工业设备位列首位。

设备更新,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引擎的“密钥”。对于有意在当下愈发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的企业而言,这也是企业构建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但考验在于,谁来为打造更多的“密钥”买单?

被新产业“推着跑”

理想汽车北京基地是“利旧”北京现代第一工厂而来,理想汽车北京基地负责人王垒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6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六成是旧厂房,设备全部换新。

其实,在中央政府推动新一轮设备更新前,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光伏这样快速增长行业的需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经在持续进行设备更新。

“设备”,在国务院的行动方案中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但是在设备更新行动的四条具体内容中,排在首位的便是“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

行动方案对于设备更新的投资规模提出明确目标,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显然,工业设备更新是重要内容。以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叉车为例,据中信证券研报预测,从2025年开始,国内叉车有望大规模进入更新周期,结合叉车锂电化的行业趋势,大规模以旧换新政策有望进一步提升销量。

而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一些旧设备,如冲压机适用于生产轿车车型,吨位较小,以及无法加工铝件让其难以用于生产新能源MPV车型。

为追求车身轻量化,新能源汽车更多采用钢铝混合车身,这对于生产工艺提出新要求。在燃油车时代,整车厂的焊装车间以点焊为主,如今焊接铝件就需要数种焊装工艺,这自然为相关设备带来机遇。

穿行于理想汽车北京基地焊装车间,车间负责人康海龙不时提起一些设备的价格。经过一套激光焊接设备时,他告诉记者,应用于铝合金的激光焊工艺效率更高,成品更美观。“缺点就是贵,一套激光焊接设备价格超过100万元。”

同样搭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便车”的还有塑料。有塑料机械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司营收主要由汽配贡献,因为汽配塑机规格较大,如供应比亚迪整车厂的塑机规格达到1600吨,与供应一般3C工厂的160吨塑机不可同日而语,并且新能源汽车是为数不多需求仍在增长的产业。

“近10年,江苏新安每年在硬件、软件等设备方面的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2022年的投资力度接近5000万元,去年则超过3500万元,设备更新的力度在行业中比较大。”江苏新安智能化推进部经理秦岭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台设备的更新周期为5~10年,新安电器近10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亿元。

2011年,已是数家家电龙头企业供应商的江苏新安开始涉足汽车电子控制器,如今每月出货量约为300万套。“汽车电子控制器营收占比30%,正在逐步提升。”秦岭告诉记者,家电控制器微薄的利润不能承载江苏新安更高发展需要。

控制器是汽车关键零部件,其利润空间优于传统家电控制器。但是车企供应链对质量控制提出更高要求,实现产品“零缺陷”,对于工厂生产、检测设备的精度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近年江苏新安更新设备的重要源动力。

在江苏新安汽车电子控制器产线上,有一台今年刚刚投产的欧姆龙检测设备,相比之前的国产设备,单价提高20余万元,尽管旧设备使用时间还不到5年,但已经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在这条产线上,每道工序完成后都会进行机器检测,一旦有不良产品便会进行语音预警提示,并将其“踢”出产线的轨道,不良数据也会被系统记录、追溯。数条产线只需要一名工人对机器检测的结果进行二次判断。

秦岭表示,一方面,一些旧设备难以满足精度要求,或是使用8年、10年后,精度下降。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让机器进一步替代人工,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良率。

新一轮设备更新,多源于新型工业化建设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要求,而非传统产能的扩张。

本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1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