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停火决议的“两难”艰难通过,执行困难
作者 陈佳琳
发表于 2024年4月
4月1日,在加沙地带加沙城,人们查看希法医院及附近建筑的损毁情况。据巴勒斯坦电视台报道,以色列军队4月1日凌晨从加沙地带最大医院希法医院撤离。图/视觉中国

尽管联合国安理会突破性地通过一项决议,首次要求加沙立即无条件停火,但以色列与哈马斯的战事依然胶着。

当地时间3月25日,一份由十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起草的决议草案获表决通过,要求立即在斋戒月实行停火,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人质,并扩大对整个加沙地带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除了美国投弃权票以外,其余14个安理会成员均投票赞成。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6个月以来,美国曾三次行使否决权,使得安理会要求立即停火的方案未能通过。随着加沙人道主义灾难恶化,超过3.2万巴勒斯坦人在冲突中丧生,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对拜登政府的压力与日俱增。

由于几十年的老盟友美国没有行使否决权阻止决议通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愤怒谴责,表态不会执行决议。他在声明中指责美国背离了战争开始以来在安理会的一贯立场,“给哈马斯带来了希望,即国际社会压力将允许他们在不释放人质的情况下实现停火”。

正在中東地区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份决议必须得到执行,任何失败都将不可原谅”。阿尔及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本贾马说,决议向巴勒斯坦人民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整个国际社会并没有抛弃你们”,通过决议是“满足巴勒斯坦人民诉求的开端,也是无条件终结这场杀戮的开始”。

停火决议背后的博弈

时间回到停火决议通过前三日,一份美国提出的关于加沙局势的决议草案在安理会付诸表决。

案文称,安理会“认定必须实现立即和持续停火,以保护各方的平民,允许提供基本人道主义援助,减轻人道主义痛苦,并为此明确支持正在进行的国际外交努力,以确保在释放所有剩余人质的同时实现停火”。此前,美国要么反对将立即停火写入决议,要么仅呼吁“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停火”。

草案中,美国还对以色列进行了不点名批评。比如,反对强迫加沙平民人口流离失所的做法,反对缩小加沙领土的行动,谴责政府部长关于重新安置加沙的呼吁,反对任何改变加沙人口或领土的企图等等。

最近几周,以色列威胁要入侵加沙南部城市拉法,消灭哈马斯残部。这座靠近埃及边境的城市,居住着超过140万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由此被称作加沙“最后的避难所”。一旦发生大规模袭击,平民死亡的可能性更大。在联合国提出决议草案之前,拜登及其盟友已通过多种手段向内塔尼亚胡施压,要求对方放弃地面入侵拉法的计划,但这些努力收效甚微。

安理会投票表决美国草案之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加沙战争爆发后第六次访问中东。谈起这份草案,布林肯说,“这将释放一个强有力的信号”。

国际危机组织驻联合国事务主任理查德·高恩表示,尽管美国官员称这份决议旨在施压哈马斯接受停火协议,但此举也向以色列发出同样强烈的警告,即“美国对联合国制定结束敌对行动的政治框架持开放态度,这本身就会让以色列决策者心头一惊”。

纵向对比美国以往的提案,3月22日付诸表决的这份决议草案虽然在言辞上开始转向支持停火,但还是为停火设置了迂回复杂的执行条款。美国智库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执行副总裁特里塔·帕西指出,案文没有明确要求停火,只是认可了停火的必要性。

这份草案最终获得了11票赞成、3票反对(中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和1票弃权(圭亚那)。由于常任理事国中国和俄罗斯行使了否决权,草案未获通过。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美国提出的草案含糊其辞,没有要求立即停火,甚至没有给出短期内实现停火的答案。相反,美方草案为停火设置前提,这无异于为继续杀戮开了绿灯。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认为,美国的草案愚弄美国选民,用虚假的停火呼吁“向他们扔一根骨头”。

与此同时,10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正在为另一份决议草案争取支持。

本文刊登于《中国新闻周刊》2024年1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