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在树林深处“眨眨眼”
白桦,桦木科桦木属,为中国常见的落叶乔木之一。白桦树干修直、枝叶扶疏、姿态优美,高可达二三十米,树皮洁白雅致、纹理独特,其上有一个个大块的黑色斑点,远远看上去,就像一只只眼睛。白桦为什么会长出这些“眼睛”呢?
白桦的“外衣”
想要窥探白桦树皮上“眼睛”的秘密,我们先要“变身”成显微镜,了解其树皮的结构。从植物学角度来看,包裹在植物干、枝、根等处木质部外侧的全部组织统称为树皮,由多个细胞层次构成。
白桦树皮最内层为次生韧皮部,主要由纤维细胞和筛管组成。纤维细胞就像粮仓,可以储存植物所需养分和能量;筛管则是它们的“运输军”,负责将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各个部位。不仅如此,它还含有大量的植物激素和挥发油,可以帮助植物抵抗病原体和昆虫的“袭击”。
次生韧皮部外为周皮,是树皮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由内向外可分为3个部分:栓内层、木栓形成层、木栓层。其中最“勤恳”的是木栓形成层,它仅有一种原始细胞,却能产生不同类型的木栓细胞,形成由薄木栓和厚木栓组成的木栓带状结构,就是我们所见到的年轮。木栓形成层不断向内生长为栓内层,向外则生长为木栓层。木栓层表面有一些角质化的组织,富含多种白色的萜(tiē)类(多存在于植物的精油和树脂中的化合物,具有芳香味)和脂类物质,因此赋予白桦树皮独特的白色外观。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