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投资者与中国上市公司的会面间隔时间被不断缩短:从一月一次,变成一周一两次。
会面频率提升的背后是,中国上市公司与欧洲投资者沟通的意愿明显增加。罗斯柴尔德资产管理公司新兴市场投资经理包夏东对《财经》表示,这不仅因为他们更注重市值管理,也在于市场对中国股市的热情又回来了。
包夏东的直观感受是,1月开始,无论是在伦敦还是在巴黎,对中国的讨论明显增多。“当前中国股票性价比较高,对股东回报也有提升。进场的时机或许到了。”
同样的声音存在于大西洋彼岸。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于4月初称,关注中国市场对了解世界和多元化投资至关重要。关键问题不是是否应该投资中国,而是应该在中国投资多少。
因增配中国股票和债券,一季度,桥水在岸中国对冲基金以6.4%的回报率跑赢多数本地同行。
2月,北向资金通过陆港通(即沪股通+深股通)加仓A股市场607.44亿元,创13个月新高。4月26日,北向资金单边净买入224.49亿元,创下陆港通开通以来新高。
债市与股市行情交相呼应。截至3月,外资已连续七个月重新做多中国境内债券,累计增持银行间债券8200亿元。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定义,外国投资者在海外投资时,主要有两个选项,一是进行证券投资,如购买股票和债券,以实现短期金融获益。二是长线投资,即投资他国企业,或从零开始打造并完全控制新的企业。
反映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国际收支平衡表下,跨境资本流动便包括了证券投资、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
在证券投资方面,国际投资者归根到底是逐利的,这类短期资本一定会向收益率更高的地方流动,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和周期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认为,需重视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规模下降。
从国际收支口径来看,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额在2023年下降至427亿美元;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1月-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3016.7亿元,虽同比下降26.1%,但环比增长41.7%。
这与全球情况同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数据显示,如果排除多资本转移征税少的“中转国”,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实际下降了18%。UNCTAD与商务部数据口径相一致。
从来源地来看,不少发达国家仍保持对华投资热情。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近日访华时说道:“我从在上海的美国企业和美国投资者那里听到,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他们仍对在中国市场展开业务抱有强烈兴趣。”就在不久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开启任内第二次访华行程,由西门子、宝马、奔驰等企业的高管陪同。
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强表示,中方将在扩大市场准入、强化服务保障等方面继续下功夫,为外资企业提供更优的营商环境、更有力的综合支持,让各国企业安心、放心地投资中国。
在中国市场,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外商直接投资减持房地产、金融行业,同时回流制造业和技术服务业,2023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7.4%;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1月-3月,高技术制造业占中国实际使用外资的12.5%,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显然,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正在优化,伴随增配股票、债券,外资正在以不同以往的思考逻辑与方式流入中国。
过去十年,外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年均不到2%。外资在股票和债券市场的比重一般不超过5%。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认为,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看,外资对消费和进出口的贡献仍十分突出。在稳外资方面,应从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对高技术企业支持力度、鼓励中企走出去、维稳人民币汇率等方面入手。
股票投资:政策维稳预期
尽管外资持仓占A股总市值不到4%,其动作亦可反映海外资金对中国市场预期。
Wind(万得)数据显示,2月,北向资金通过陆港通加仓A股市场607.44亿元,创13个月新高。当月北向资金对A股净买入量已超2023年全年。截至4月25日的三个月内,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766.80亿元。
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是外资进入A股的另一核心渠道。最新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QFII与陆股通资金已现身A股732家公司的前十大股东阵营。
来自中东等国的资金亦在填补市场空白。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中東资本阿布达比投资局及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在A股持股市值近百亿元,二者现身29只个股前十大持有人名单之中。
过去60日,贵州茅台为北向资金净买入最多的A股股票,净买入额达77.75亿元。另一白酒企业五粮液净买入额达68.48亿元。山西汾酒、美的集团亦受青睐。
图1:跨境资本流动情况

图2:陆股通当日买入成交净额(月度)

新能源和半导体等新兴产业股票也受外资垂青。过去60日,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半导体企业韦尔股份获北向资金净流入76.93亿元、24.96亿元。
高股息板块亦是外资流入的一个主要方向,在前20大净买入股票中,银行股占四分之一,分别是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江苏银行和邮储银行。
富兰克林邓普顿新兴市场股票团队中国股票基金经理徐力高对《财经》表示,中国产业政策正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14亿人口形成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仍存,储蓄率亦有潜力,且供应链韧性强化,这是外资配置消费、新能源、科技等主题的重要原因。
从资金来源来看,汇丰控股数据显示,超90%的新兴市场基金正加码中国大陆股份,这在过去则是低配。
不仅是中国,在市场交易美联储降息预期后,海外资金开始流出美国,流向日本、印度等非美市场。中金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的一周,主动外资流入印度与日本股市0.5亿美元和0.7亿美元。
“相对于交易盘,近几个月配置盘流入A股资金较多。一个例证是,陆股通下日均买入A股成交数目有所降温,但北向资金持股市值却日趋上升。”瑞银全球金融市场中国区主管房东明对《财经》表示。
徐力高认为,从价格角度来看,中国股市表现曾连续几年落后全球市场,目前的估值有较强吸引力。
几个月前,外资对中国股票的配置还处在历史低点。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中国外来股权投资流入额由2022年的385亿美元降至2023年的74亿美元。2020年-2021年流入额均在800亿美元以上。
从反映股票估值的市盈率指标来看,截至2月底,MSCI中国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为8.9倍,低于11.9倍的五年均值,也低于新兴市场同行高于12倍的水平。
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及中国股票策略师刘鸣镝对《财经》表示,今年2月以来,证监会的一系列新举措,稳定了国内外投资者信心。
2024年春节前夕,“国家队”连续出手为A股托市,监管层亦为杠杆资金释压。4月12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品质发展的若干意见》,即第三个“国九条”,提出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加大退市力度、强化现金分红监管等内容。
受此影响,2月,A股涨幅在全球主要股指中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沪深300指数较年初上涨近6%。
刘鸣镝认为,目前中国股票的性价比正处于改善之中。不少上市公司在过去一年降了成本,盈利和现金流有所好转,资本开支增速下降,这支持它们在2023年报期发布提高股东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