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文学改编剧国际传播发展历程及阶段划分
作者 张富丽
发表于 2024年3月

网络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扩大。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不仅局限于文本阅读,由网络文学衍生出的IP改编以文艺作品的形式,也已扬帆远航,构成了网络文艺“出海”生态。其中,电视剧、网络剧国际传播效果尤为突出。

中国网络文学改编剧国际传播,是指将优秀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网络剧,或授权海外机构对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进行影视转化,并通过国际版权运营,将改编的影视作品在海外当地电视台、国际网络平台进行发行和播放,吸引所在国家、地区本土受众进行观看的国际传播过程。近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改编剧以强劲的发展势头进入国际传播领域,成为了网络文学作品价值的“放大器”,极大扩展了网络文学的全球影响力。不仅为全球观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文化选择,还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获得更广阔的国际传播效果。

文学作品改编与电视剧国际传播

中国电视剧的“出海”与文学作品的改编从来都是相生相随、相互成就的。文学作品的改编成功让电视剧走出国门,改编电视剧的“出海”进一步在国际上扩大了原著作品的知名度。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为代表的出海就是最好的例证。1986年版的《西游记》被视为中国早期成功出海的电视剧。这部以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在中国国内创下89.4%“收视奇迹”并在国内重播超过3000次的经典剧集,先后进入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受到当地观众欢迎,甚至还被翻拍出了多个不同版本。在海外权威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上,评分高达8.8分。1994年,另一部由中国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三国演义》,在首播后也开启了出海征程。由于三国故事数百年来在东亚等地已广为流传,具有相当的“群众基础”,电视剧在东亚及东南亚各国播出后,受到广泛欢迎。尤其在热衷“三国文化”的日本市场,《三国演义》被观众称为“中国最好的大河剧(历史剧)”。在这期间,《红楼梦》《水浒传》也扬帆出海。随后,凭借着多部优秀文学作品的改编,中国电视剧成功“走出去”。

网络文学是文化产业重要内容源头,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显著增多,在国内逐步占据影视市场重要地位。中国作家协会《2020—2022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里指出,网络文学IP处于文化产业的龙头地位。在网络热度方面,网络文学改编作品占据绝对优势。猫眼2022年全网热度总榜显示,《梦华录》《沉香如屑·沉香重华》《余生,请多指教》《苍兰诀》《卿卿日常》《风吹半夏》《且试天下》《星汉灿烂·月升沧海》《开端》《点燃我,温暖你》《特战荣耀》《幸福到万家》《与君初相识·恰似故人归》13部文学改编作品进入热度前20,热度前10中有8部文学改编作品。

网络文学在国际传播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电视剧国际传播进入合作“出海”新阶段》课题组指出,近十年,电视剧成为中国节目出口重要支柱。十年间,电视剧累计出口5013部次,22万多集,出口时长超过24万小时。相比2008到2011年,平均每年出口217部次9818集有明显增长。出口额合计4.48亿美元,约占中国节目出口总额的66.03%。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指出,网络文学已成为影视、游戏、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源头。目前热播的影视剧,六成由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网络文学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优秀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由于有了网络文学自身“文本试错机制”的检验——网络文学作家在网络上进行日更时,读者会产生追更、评论、打赏等积极的行为,与作者形成互动关系。网络文学平台会依据读者对作品的点击量和互动行为发布榜单,并进行作品推荐和有针对性的推送。这一过程构成了网络文学特有的“文本试错机制”。

本文刊登于《天涯》2024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