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无非就是这些策略
项目周期涵盖立项论证、工程研制、列装定型以及批产与服务保障四个关键阶段,产品成本管控则是旨在全面控制这四个阶段所产生的成本。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产品出现的各种损耗,主要包括制造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管理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等。在核算产品成本时,需在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的基础上,合理分摊制造费用及各项期间费用。因此,企业要想控制成本,不能局限于加强生产现场管理、降低损耗和提高生产效率,而应全面着眼于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
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思路
目标成本是指在新产品立项论证阶段,为确保生产顺利进行而设定的必要成本。在新产品的设计全周期中,设计人员应深度参与并加强目标成本及产品经济性分析,使用目标成本的计算方法,推动设计方案的持续优化,进而降低产品的预期制造成本。同时,企业还要把控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的可实现情况和生产经济性,包括但不限于控制材料用量、加工余度,加强零部件模块化、通用性和可替换性设计。此外,还需确保总体指标与系统性能指标的匹配度,避免性能单项偏差导致的性能冗余和经济性损失。一旦產品的预期价值得到明确界定,其后期的生产流程将受到显著影响。为了减少成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如优化原材料采购策略、减少零部件的更换、提升生产线的运行状况等。在产品初步规划阶段,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经济效益,以确保产品既满足预期功能,又具备优良质量和合理售价。
科学分解目标价格,落实成本管控指标。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方法,企业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通过使用各种数字化工具,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产品质量,并确定售后服务内容。当企业全面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后,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