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不仅是能源大省,还是重要的工业基地。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当地环境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占比较高,这种情况对区域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寻求更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黑龙江省政府在2021年3月印发了《黑龙江省绿色金融工作实施方案》,旨在为绿色金融发展指明方向。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也紧随其后,制定了一系列以绿色生态产业为主导的举措,意在引领高能耗企业逐步向低碳化转型。为实现此目标,黑龙江分行对企业绿色信贷实施更为细致的监管,并灵活运用各类优惠政策,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从而推动绿色金融工作的深入开展。
黑龙江省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在《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指导下,黑龙江省正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为企业铺设绿色转型之路,打造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当前,该省的绿色金融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处于发展初期。2023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省内金融机构已为115家绿色企业发放了36.44亿元贷款,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762.9亿元,较年初增加357.6亿元,同比激增28.3%。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节能环保行业增长了12.1%,而清洁能源产业更是实现了52.9%的显著增长。2023年5月,黑龙江省金融机构迅速响应,为“哈投哈石化余热暖民项目”注入8000万元资金,确保其顺利完工。此举为哈投热电厂新增了200万平方米的清洁供暖面积,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3.71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9.63吨。同时,通过提供61.8亿元的碳减排支持及专项再贷款,推动了150个绿色项目的实施和19个传统能源企业的绿色转型。此外,建设银行向重点支持的绿色能源开发企业华电哈尔滨巴彦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了3.55亿元的授信额度,并已发放6600多万元的项目前期贷款。
根据《黑龙江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该省在科技、绿色、质量和品牌农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绿色有机食品的认证面积高达9100万亩,居全国首位。随着企业绿色转型步伐的加快,黑龙江省的绿色制造体系正在不断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