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经济管理为抓手 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 梁立国
发表于 2024年7月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制约因素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信息化发展、完善配套设施以及增加相关部门的投资与支持力度,从而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农业经济管理作为支撑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其相关体系的研讨与发展趋势备受关注。以下,我们将就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与潜在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农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关乎农民利益,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优化农产品生产、销售和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经济管理也是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增强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制约农业经济管理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素质不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业经济管理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还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需求。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难以胜任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对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了解不足,难以有效指导农业生产经营,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思维观念陈旧,缺乏创新精神,难以适应农业经济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

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是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当前农业生产要素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农业生产要素信息采集缺乏统一标准,数据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农业经济管理的需求。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