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这些政策不仅能够有效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使其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和创新活动中,还能够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和动力。通过享受税收减免、优惠税率等政策措施,中小企业可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从而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首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可以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带来切实的经营改善,通过所得税优惠,可降低研发费用,进而减少经营和创新成本,激发企业持续创新。其次,增加企业收益。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指引下,符合条件的中小型企业可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相较于法定税率,税收显著降低,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增加了企业收益,提高了创新回报。第三,降低创新风险。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创新,降低创新风险,提高收入,有效改善企业收益外流、成本高昂等问题。第四,提高企业竞争力。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形成良性竞争,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第五,吸引创新人才。人才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要素,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在人才培训、薪酬等方面提供幫扶,可以吸引更多创新人才参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第六,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税收优惠政策的推行,为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创造了更好的研发环境,推动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建设。
税收优惠政策在助力中小企业创新中的难题
政策覆盖面有限,缺乏普惠性。当前,我国在针对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其范围相对狭窄,并未广泛惠及所有企业。这些政策主要集中支持特定产业,如高新技术企业,导致优惠对象较为单一,许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并未被纳入优惠范围,从而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此外,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侧重于产业化、成果化阶段,而对于企业研发阶段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小,这不利于激发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活力。同时,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中,对企业风险投资的优惠措施相对较少,使得企业在投资时仍需承担较大风险,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决策,导致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过于谨慎,缺乏开拓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