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产清查工作的优化措施
作者 王旭东
发表于 2024年7月

国有资产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强化相关人员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对现有资产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可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国有企业资产清查的作用

高效開展资产管理。开展国有企业资产清查工作,可以帮助管理者提升国有资产监督与管理工作质量,了解内部资产情况,及时发现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如果发现问题,国企应当及时整改资产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促进资产使用效率提升,以此改善发展质量。

真实反映管理现状。国有企业通过资产清查能充分了解内部资产管理情况,确保内部账实相符,巩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同时,资产清查可以避免出现资产流失或损坏情况,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国有企业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全面了解国有资产情况,适时推行改革措施,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通过详细划分资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能与责任,及时调整原有国有资产管理机制的不足,可以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

国有企业资产清查的常见问题

资产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由于国有企业规模庞大,资产种类繁多,涵盖大量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在资产清查过程中,由于历史数据缺失、管理不规范或人为疏忽等原因,导致部分资产信息无法被准确获取或记录,从而影响了资产清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内部控制环境问题。现实中,一些企业不重视资产清查,使得员工缺少参与积极性,因此影响了资产清查效果,阻碍企业健康发展。这表明部分企业对资产清查认知不到位,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事务,导致资产清查流于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

企业债务风险问题。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债务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尤其是流动负债占比过高,会导致自身面临巨大债务风险。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