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市场调研与出海营销策略
作者 罗嘉涵
发表于 2024年7月

夏布是一种以苎麻为原材料制成的传统纺织品,因质地轻薄、透气性好、环保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各种新型纺织品的出现,夏布的市场份额逐渐受到挤压。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是夏布产业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其未来发展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我们对夏布特性及夏布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夏布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营销策略(以阿联酋为例),以期能为夏布企业出海提供参考。

以阿联酋为目标国家,解构夏布出海的优势

市场角度。中国是阿联酋的最大贸易合作伙伴,2022年,中阿双边贸易额为992.7亿美元,同比增长37.4%。阿联酋当地居民对中国产品,特别是对带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产品有独特偏好,且市场氛围好,开拓难度较小。据统计,当地互联网渗透率高达96.4%,在900余万的互联网用户中,约83%的人有网购习惯,这一比例相当可观。更值得一提的是,阿联酋的人均线上消费金额高达1800美元,显示出当地民众对于线上购物的热情和购买力。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夏布在当地进行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新的渠道。近年来,阿联酋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呈增长态势,且高于3万美元,民众消费能力强,注重纺织品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时尚化、潮流化,市场需求较为多元。总体来看,以阿联酋为代表的中东国家消费市场规模大,市场开拓难度小,专业化高,产业集聚程度强。然而,夏布企业在进入这些市场时,仍需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与明确定位,以确保产品的精准投放和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产品角度。一是产品定位。与阿联酋纺织市场使用的主流面料—棉麻、丝绸相比,夏布价格、品位、透气性都具有独特之处,且产品处于中高端水平,为夏布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夏布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时至今日仍保有传统的手工生产模式,在出口过程中,夏布企业要坚守该生产模式并与当地文化进行融合。

夏布产品的销售策略

根据产品特性以及对阿联酋纺织业客户的初步了解,阿联酋等国家对纺织品的需求更侧重于时尚度与独特性。夏布企业在将夏布出口到以阿联酋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具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导入期和发展期。

在导入期,夏布企业应重点关注产品如何满足市场需求,研发出具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的产品,从而迅速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夏布企业也要突出夏布优于棉麻、丝绸产品透气性能良好、舒适度高的独特优势,加强当地消费者对夏布产品的认同感。在发展期,夏布企业要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为侧重点,以进一步提升夏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基于导入期消费者对夏布产品有较强的认同感这一成果,在保障质量与产品差异化、独特化方面下功夫,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夏布企业可以推出私人高端定制、限量版发行等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以突出夏布产品的文化属性和价值,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夏布在中东市场的地位。

品牌化是市场竞争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夏布企业应当精心设计独具特色的产品logo(标志)和销售广告语,增强产品在各类市场中的品牌辨识度与知名度,并凸显其深厚的文化价值,从而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与忠诚度。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