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因何难?又要用何解?
作者 胡莹莉
发表于 2024年7月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作为参与者,在创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发展规模有限、信用记录不尽如人意等情况的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在获取传统金融服务时往往面临一些障碍。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逐渐崭露头角,对中小企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金融机构通过为核心企业及上下游的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以此稳定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产—供—销”链条,并借助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达成与企业和供应链互利共生的局面。它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因规模小、信用记录不足而面临的融资难题。此外,供应链金融模式还能增强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业务联系,通过改善中小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助力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供应链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有助于其增强市场竞争力,并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供应链金融有何特点

基于真实交易背景融资。供应链金融的一大显著特点在于,其融资服务始终围绕真实的商业交易展开,在该模式下,每笔融资都有可靠的交易作为支撑。这种基于真实交易的融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融资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减少了信贷风险出现的可能。同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能够更精准地评估风险程度,以此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合理且灵活的融资方案。此外,基于真实的交易背景融资,还有助于中小企业积累信用,为以后的融资奠定基础。

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供应链金融模式较为依赖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这一特点决定了核心企业在融资结构中的重要地位。通常情况下,核心企业的市场信誉和财务状况都较为良好,因此,其信用等级会对整个供应链的融资产生显著影响。中小企业通过与这些核心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就得以间接利用它们的信用优势,获取成本更低的资金支持。这种依托核心企业信用的模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有助于其能摆脱因信用等级不足而陷入的融资困境。这种模式下,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商业联系得以加强,供应链系统的协同效应和稳定性也得以提升,有助于构建更加稳定、可靠的商业生态系统。

强调流程的整合与协同。对供应链流程的整合不仅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内部协调,也涉及跨企业的合作与优化。通过采取高效的流程协同策略,供应链金融得以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资金流转顺畅,从而极大地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与响应速度。在实践中,这通常需要参与方共享信息、协调行动,并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实现流程自动化和实时监控。这一举措有助于减少冗余环节,优化库存管理,从而为企业带来成本优势和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因此,企业务必以严谨、稳重的态度推进供应链的流程协同与整合工作,确保各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供应链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资金可获得性难题。鉴于部分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不高,且可能缺少足够的抵押物或担保,金融机构在审批其贷款申请时,往往会持审慎态度,因此,这些企业从传统渠道获得资金支持的难度较大。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4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