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运行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判断企业财务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准确了解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并对经济质量进行评估,也有利于判断企业财务工作宏观面与微观面,从而为促进企业财务科学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财务分析基本内涵和原则
财务分析从客观上讲是一种财务技术分析方法或手段,它的主要依据和基础是各类核算报表以及相关资料。财务分析主要是对一个阶段或正在运行企业的经济实况,包括企业的筹资投资情况、生产经营运行情况以及分配活动等方面的盈利水平、偿债能力与经济增长前景等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过程。
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决策者、经营者以及企业利益攸关方提供准确的经济运行数据,为其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提供可靠的依据。财务分析要坚持全面、客观、可比等原则,具体介绍如下:
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是指财务分析的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特征,各种技术方法的独特性与综合性相统一,其相互关系是有机联系而非割裂对立的。遵循财务分析的全面性原则,目的是提高财务分析的精准度,全面、真实反映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判断,为企业经济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客观性原则。无论财务分析过程中,还是作为依据的各类财务分析资料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避免人为设计分析成果。缺乏客观性的财务分析,最终将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对企业发展战略形成误导与误判。
可比性原则。在财务分析中涉及的指标、报表、数据、资料种类较多,各类数据、资料、指标的采集与应用,要坚持目标明确、标准统一、口径一致。即使因企业发展战略变化而导致的经济政策调整,也要根据可比性的原则要求,把相关指标确立为同一标准、统一口径,否则就失去了对比分析的意义。
财务分析主要内容与评价标准
从企业财务分析实操过程来看,财务分析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基于外部会计维度下的企业财务分析;二是基于内部管理维度下的企业财务分析。
基于外部会计维度下的财务分析核心主要包括“三大报表”“四大因素”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