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后,代表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表达了加入意愿。目前,已有包括马来西亚、泰国、老挝、缅甸、白俄罗斯、孟加拉国、委内瑞拉、古巴、塞内加尔、土耳其、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尼加拉瓜在内的30多个国家申请加入金砖机制。然而,6月25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白俄罗斯访问时公开表示,金砖国家已投票决定,暂时停止接纳新成员,并将重点放在整合最近加入的成员国上。在各国掀起加入金砖机制热潮之际,金砖国家为何对扩员进程按下“暂停键”?
开启“大金砖合作”新阶段
2024年1月1日,伴随着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五国”成功扩员为“金砖十国”,金砖国家开启了“大金砖合作”新阶段。此番扩员不仅体现了金砖国家在日趋动荡的国际形势下,顺应世界多极化的历史潮流,助力“全球南方”深化团结合作的坚定决心,也反映出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合作精神的认同和向往。新一轮扩员进一步增强了金砖国家的代表性和实力。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乌克兰危机和加沙冲突持续延宕,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思潮不断抬头,这些因素抑制了全球化进程,严重扭曲了全球经贸互动逻辑,使得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大。在这一背景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难以得到有效回应,更无力单独应对全球性变局。因此,聚焦共同发展、强调务实合作的金砖机制成为凝聚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平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加入金砖机制,扩大与金砖成员国的经贸投资合作,挖掘和培育本国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共同抵御地缘政治经济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一个由发展中经济体组成的多边合作平台,不断吸纳新成员、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覆盖面是该机制发展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全球南方”的崛起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基础。经过历史性扩员,金砖成员分布更加广泛,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超过七国集团,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大幅提升。新成员所带来资金、技术、资源、市场等更进一步扩展了金砖国家的经济合作空间,强化了产业合作基础,激发了金融合作动力,为促进“全球南方”共赢合作提供了新动力。
“大金砖合作”面临诸多挑战
虽然金砖国家能够通过扩员吸纳新资源、增强代表性,但一味扩员也将增加原有制度资源的分享和消耗,导致组织功能弱化、行动力趋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