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告诉世人,谁才是国际安全风险制造者
作者 徐若杰
发表于 2024年8月

7月9日至11日,北约成员国首脑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今年时值北约成立75周年,但北约没有心情庆祝,其真正在意的是乌克兰危机持续胶着,笼罩欧洲的安全阴霾难以消散。从本次峰会公报看,北约已将援乌抗俄、“东进亚太”和应对中国“挑战”确定为其未来全球战略的“三大支柱”,意在基于“大国战略竞争”的总方针,通过拉拢欧盟和拓宽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整合“跨大西洋”和“印太”两大地缘战略,寻求加强对俄、对华“双遏制”。

全面升级援乌抗俄力度

援助乌克兰和遏制俄罗斯是此次北约峰会的最大战略关切,北约出台了诸多政策举措,进一步调整援乌抗俄战略,具体而言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牵头统筹援乌抗俄。峰会公报明确宣示将建立“对乌克兰安全援助和训练方案”(NSATU),協调盟国向乌提供军事装备和训练援助的内容,并称将在2025年至少向乌提供400亿欧元的资金,还将推动建立北约—乌克兰联合分析、培训和教育中心(JATEC),以及任命一名北约驻乌高级代表。

另一方面,继续以“极限施压”方式升级对俄军事遏制力度。一是,强调北约“完全无条件地”支持乌克兰在其国际公认边界内争取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努力,要求俄尽快停止在乌军事行动;二是,明确承诺逐步提高北约与乌克兰之间的互操作性和政治一体化程度,强调“乌克兰的未来在北约”;三是,打造遏制俄罗斯的价值观联盟。

加速“东进亚太”进程

本次峰会期间,北约根据《战略概念2022》的指导原则,基于2023年维尔纽斯峰会以来的政策实践情况,进一步细化了“东进亚太”的实施方案,增强了有关战略工程的推进力度。

华盛顿峰会期间,北约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四个亚太地区的伙伴国家(简称“亚太四国”)以及欧盟举行多边会议,讨论所面临的“共同安全挑战”和应加强合作的具体领域,决定通过支持乌克兰、网络、反虚假信息和技术等领域的具体“旗舰项目”,与亚太四国加强务实合作。

北约明确宣示,将在朝鲜问题和对华制衡这两个方面,向亚太四国提供军事支持,并以开展军事训练和加强国防工业为两大核心领域。北约希望用这种方式换取亚太四国向乌克兰提供经济、武器装备、军用和民用物资等方面的援助,并且压促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疏离俄罗斯。

地缘政治方面,北约强调“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太平洋”这两大战略区域的安全是相互联系的,呼吁亚太四国为“欧洲—大西洋安全”作出贡献,希冀通过不断强化与亚太四国的战略联系,打通两大战略区域,整合出一个“东西并举、双向联动”的全新地缘政治空间。

本文刊登于《世界知识》2024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