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英国议会选举公布官方统计结果,保守党在650个下院议席中仅获得121席,比2019年选举锐减244席。基尔·斯塔默领导的工党赢得411席,比上届多208席。工党对此欢欣鼓舞,斯塔默在就职演说中称,英国的“改变将立刻开始”。工党真能改变英国经济增长迟滞、民生困难丛生、政治信心下降的现状吗?英国选民的信心明显不足。
保守党因“折腾”而惨败
此次工党上台有助于让英国政坛回归平静。这些年,保守党政府“折腾”得实在有点“乌烟瘴气”。2010年议会选举中,大卫·卡梅伦领导保守党击败连续执政13年的工党上台执政。此后14年间,保守党做成的最大一件事就是促成英国退出欧盟。从2016年6月23日举行脱欧公投开始,到2020年1月31日23点正式退出欧盟,英国政坛整整折腾了1317天。

英国脱欧是卡梅伦政治豪赌失手的结果,他自己是明确的“欧洲派”,但始终受到党内“脱欧派”,尤其是以脱欧为目标的独立党的困扰。2010年议会选举中,保守党赢得307个席位,比工党多52席取得优先组阁权,但没有达到326席的绝对多数,最后与获得59席的自由民主党联合执政。2015年,保守党在选举中以326席的压线成绩单独执政。在民调显示“留欧”意见始终占优的情况下,卡梅伦决定尽快诉诸全民公投,一劳永逸地消解脱欧话题。可最终在3357万参加投票的人中,支持脱欧的居然比支持留欧的多了122万。很快,412.5万英国民众签名请愿要求举行“二次公投”,遭到下院拒绝。
事态“脱轨”后,卡梅伦辞职并把“脱欧困局”甩给继任者特蕾莎·梅。由于议会内部“脱欧派”和“留欧派”始终无法达成妥协,拖了一年只得提前大选。2017年,保守党在议会选举中得到318个议席,与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组成联合政府才保住执政地位。这使得梅首相更加弱势,三次提出脱欧协议都被下院否决,2019年5月被迫辞职。同年7月,保守党“脱欧派”头领鲍里斯·约翰逊出任党首。为强化执政地位,当年12月英国再次提前大选,保守党以359个席位赢得绝对多数。在英国和欧盟都不胜其烦的情况下,双方草草签署英国脱欧协议,然后继续围绕北爱关税安排、英法渔业争端等问题争吵。
签完脱欧协议不久,英国就进入新冠疫情防疫状态,其间约翰逊内阁丑闻不断,2022年7月被迫下台。同年9月,保守党代表大会选举伊丽莎白·特拉斯接任首相,两天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并举行国葬,特拉斯“送走”英女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