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内衣新的你,我是都市丽人,你呢?”林志玲的这句广告词,曾让都市丽人(中国)控股有限公司(HK02298,以下简称“都市丽人”)红遍大江南北。
2014年,这家来自东莞的内衣巨头在香港上市,成为“内衣第一股”,市值一度高达200亿,稳居国内首位,被称为“中国版维密”。
然而,都市丽人很快风光不再,深陷亏损泥潭。2019年至2021年间,公司累计亏损高达19.1亿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Ubras、内外等新兴品牌迅速瓜分市场,令都市丽人的生存空间愈加狭窄。
但就在市场认为这家老牌企业即将淡出大众视野时,都市丽人突然又带着它的亮眼财报重回聚光灯下。
今年8月27日,都市丽人半年报出炉,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5.14亿元,同比增长11%,归母净利润8239.8万元,相较上年同期的2613万元同比增长215.35%。
简单来说,今年上半年,都市丽人的净利润暴涨了2倍。
究其原因,都市丽人回暖的关键,是一间1.72亿的旧厂房,与一场有关县域经济的战役。
卖房自救?
继2022年扭亏、2023年利润增长之后,今年上半年都市丽人继续取得了业绩增长。那么,都市丽人到底做了什么?
从收入结构看,主营业务贴身衣物产品实现收入12.95亿元,物流收入0.47亿元,产业项目物业销售收入1.72亿元。
其中,“产业项目物业”是指都市丽人通过变卖广东东莞的旧厂房,带来了1.72亿元的收入,在总利润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是自2014年上市以来,都市丽人首次通过盘活固定资产获得收益。
都市丽人内部人士向笔者透露,旧厂房原本属于物流用地,为提升公司资产效率选择改造出售。而集团在各地都有自己的物流仓储,至于未来是否会继续出售,则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
除了变卖资产,都市丽人的业绩回升还得益于两大重要因素:电商渠道的开源扩展;成本的有效控制。
首先,都市丽人通过与联营商合作,拓展了电商渠道。据悉,上半年自营电商收入为2.2亿元,联营电商GMV为2.3亿。上半年贴身衣物的盈利状况对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6.7%。
都市丽人的CFO蔡玮轩表示,他们是在收入稳定的情况下,提升了盈利。
其次,“节流”也为利润增长做出了贡献。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减少约7.7%,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减少约10.6%,主要得益于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费及推广费的减少,以及更多精准营销活动的开展。
另外,贴身衣物产品的毛利率也有一定提升,从去年上半年的48.2%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49.1%。
同为内衣行业,其他主打中高端的上市企业近期业绩却较为疲软。安莉芳控股(HK01388)上半年亏损8223.5万港元,爱慕股份(SH603511)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5.78%,拥有曼妮芬品牌的汇洁股份(SZ002763)第一季度利润也下滑了8.09%。
三四线城市才是都市丽人的核心市场。

相比之下,都市丽人逆势增长的财报无疑成了业内的一个亮点。
然而,尽管都市丽人在盈利上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主营业务的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贴身衣物产品作为都市丽人的核心业务,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2.9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19亿元略有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