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石头当宠物
作者 郑亚文
发表于 2024年12月

20多年前,张晴的奶奶在海边把“小企鹅”捡回了家。张晴和妹妹第一眼见到“小企鹅”,就为它的“所有权”争抢起来。第二天,奶奶偷偷把“小企鹅”塞到了张晴的怀里。

“小企鹅”成了奶奶留给张晴唯一的纪念。后来奶奶去世,她带着“小企鹅”离开家乡去外地念大学、工作,也带着它旅游。他们一起见过大海和山川,也一起看过日出和日落。

“小企鹅”是一块石头,也是张晴的宠物。为了不让它“孤单”,这些年,张晴在各地给它找了很多兄弟姐妹,还在叶子的淘宝店里买过几次。

“宠物石头”,这个看起来很抽象的事物,只需要从字面意思理解——石头真的可以当宠物。这是一种用低成本、低付出换来高精神回报的行为,因而它也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一门生意。

9月初那几天,叶子的淘宝店每天要卖出近百块“宠物石头”。她给每块石头都贴上了一对“美瞳”,手写一张“身份证”,这是石头变宠物的第一步。给石头戴上草帽,挑选合适的草窝,放好“饲养手册”和备用“美瞳”后,她就给石头主人发去“接机通知”:“小石已经收拾好行李,出发去找你啦!”

“领养”石头

买家在提问区讨论如何让变黑的石头白回来,多久给它洗一次澡,认真的姿态像在养猫猫狗狗。

叶子的买家里,很多都是上班族,没有太多预算养猫狗,也没有时间陪猫狗,花光了全身的力气只能养活自己。养猫狗成了奢望,但养石头很容易。人与石头产生情感连接的第一步,就是给石头取一个名字。

叶子有一个买家,“领养”了一堆石头,每一个都有自己单独的窝。它们的“身份证”上,写着各自的名字和“领养日期”,她会给每块石头过生日,也会给所有石头戴上圣诞帽,围上红白色围巾。每天下班回家推开门,一堆石头睁着大眼睛看着她,那一瞬间就帮她洗去了身上的“班味”。

“养石头”这种乍一听很荒诞的事情,其实也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打工人”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精神寄托。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青春》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