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菲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都市情感作家,专为本刊撰写熟男熟女的奇情美食。
某日,下午四点半,路过张园,一 个闪念,便溜达进去喝杯咖啡。
石库门里的咖啡馆,天井散桌坐 满了顾客,室内圆桌围坐了七八位“五 彩斑斓”的上海阿姨,看年纪都在 60 多岁。
我本想不喝了。后来发现侧间留声 机前,还有一张小桌和一把座椅,就改 了主意。点好餐,在等待咖啡制作的功 夫,我被喝咖啡的上海阿姨们高分贝的 谈笑声聒噪到了,也感染到了。
她们应该是同学聚会。每人都打扮 得鲜亮,精心化了妆,背包精致,头势 清爽(沪语,意为造型干净利落),说 着沪语,一人一杯咖啡、一块蛋糕。她 们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聊着气候、旅 游、美食、庖厨、股市、人生感悟和鸡汤。 笑声一阵盖过一阵,十分开怀。聚会时 分,她们都变成了当年的女孩子,坐在 一起,就是滋养。没人攀比房子钞票, 没人聊到是非八卦,没人谈起老公孩子。 记得有本上海作家的著作里写过一句话: “张口闭口老公孩子的女人,是十三点。” 这或许是上海人的共识。
欢乐总是很短暂。4 点 50 分左右, 有人回到现实世界,意兴阑珊地说:“时 间不早了,要回家烧晚饭了。”她们纷 纷讨论,“等会儿我坐 13 号线、你坐 14 号线,我们是一生一世啊(1314 的 谐音)。”有人提议坐到 5 点散伙。
5 点一到,有人起身说先走了。随 后大家都纷纷起身离店,约定下次啥地 方聚,届时群里再确定,并不忘和我及 店员打招呼 :“我们声音太大了,吵到 你们那么长时间。真不好意思啊!”
到底是上海阿姨。聚会要尽欢,规矩也是懂的。她们鱼贯而出时,我竟然 还看到一位穿着摄影师马甲、背着单反 相机的上海爷叔,之前淹没在这群花样 阿姨里,估计下午已经帮她们轮流拍了 不少照片。
脑补一下,这真是花样阿姨们的美 好下午。
这几年,日间的咖啡馆里,花样阿 姨的占比绝对不小。咖啡馆见证了凡人 的很多人生时刻,也包括上海阿姨。咖 啡早已变成了上海的一部分。咖啡、葡 萄酒、夜来香、外滩、苏州河、梧桐区、 写字楼、繁花、千里江山图、风花雪月、 栉风沐雨……一同组成了“魔都”上海。 咖啡在其他城市可能更多功能是饮品, 是社交,在上海,却是城市血液里的氧。
据《2024 中国 城 市 咖啡 发 展 报 告》 最新披露的数据,2023 年上海 总计有 9 553 家咖啡馆,比 2022 年 增加了 1 023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