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天的公众来说,人工影响天气已经不是什么陌生的字眼,高炮、火箭、地面催化剂发生器等人工影响天气装备也越来越多地被公众所熟知。你知道吗,飞机也可以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耕云播雨的空中利器
1958年夏天,一架经过改装的苏制图-2轻型轰炸机搭载着干冰等催化剂飞行在吉林省上空,为旷日持久干旱的大地洒下了久违的甘霖,也由此开启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现代篇章。
60多年过去了,无论是改造后的“洋飞机”,还是国产增雨飞机,亦或是现代进口增雨飞机,飞机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有着地面装备难以企及的诸多明显优势。
首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带货”多。与火箭和高炮相比,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一次可以携带的催化剂量远高于火箭弹或炮弹。以运-12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为例。每次作业时,每架飞机可以携带10~20根碘化银焰条,每根焰条中的碘化银含量一般为125克(小型焰条每根含碘化银36克),相当于地面人工增雨火箭弹中的碘化银含量的10倍以上,这使得飞机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够将足量的催化剂播撒到空中,促使数以亿计的冰核在空中迅速凝云聚水,形成有效降雨。
其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的机动性更强。在保障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降水云系的特征和云系发展趋势,拓展空间作业范围。特别是遇到大范围降水云系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更是如鱼得水,能够大面积地将催化剂直接播入云中适当位置。一次合理的飞机作业往往可影响数千平方千米面积,受益范围广且安全性强。事实上,不管下垫面是山区还是平原、城市还是乡村,都能享得人工影响天气带来的“恩惠”。

再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用途广。为了提高云中的降水效率,人们在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需要根据云的性质、高度、厚度、浓度、范围及其他因素,选用不同的催化剂。目前,我国国内改装比较成功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多数为固定翼飞机平台,且机上同时加装了监测、催化、通信、集成等任务设备和系统。这些高性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可以同时装载暖云催化剂、制冷剂和碘化银等不同类型的催化剂,分别针对暖云、温度较高的冷云和温度较低的冷云或者混合云播撒不同类型的催化剂,有针对性地进行作业。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机舱内外挂接各种观测仪器和设备,在耕云播雨的同时,还可以对空中云水资源及气溶胶等情况进行实时探测,这不仅为开展合理有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观测资料,推动了大气物理和云降水物理等学科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