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河圆舞曲
作者 止薇
发表于 2024年12月

翻看欧洲大陆的地图,多瑙河的名字赫然映入眼帘。

它是欧洲大陆上的第二条长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神秘黑森林,浩浩汤汤一路奔腾,滋润和哺育了沿线国家。当来到罗马尼亚时,它嘎然止住了脚步,以三角洲的形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多瑙河是欧洲的生命之河,流经之地也孕育出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上游的雷根斯堡,是活着的中世纪历史,时光荏苒2000年,依旧熠熠生辉;中游的布达佩斯,曾经是以多瑙河为界,分居两岸的两座独立城市,如今一城之中依旧有着两种不同风貌。进入下游,也就来到了吸血鬼的故乡罗马尼亚。“穿刺公”弗拉德三世的名号稍显冷门,但德古拉伯爵的名字却如雷贯耳。弗拉德三世早已消逝于时间长河,但那些与他相关的古堡,依旧留存人间。

活着的中世纪历史雷根斯堡两千年余韵

德国西南部的黑森林里,布里加赫河与布雷格河汇聚一处,形成多瑙河的源头。多瑙河源头多山地,其余河段基本都是平原,航运条件极好,堪称“黄金水道”,是沿岸国家重要的商贸通道。

多瑙河上游通常是从巴伐利亚高原北部开始,经过阿尔卑斯山脉和捷克高原之间的丘陵地带,流入位于维也纳盆地布拉迪斯拉发附近的“匈牙利门”峡谷,全长约966公里。多瑙河上游的地貌特征极为明显,两岸多峭壁,河道狭窄,流急滩险,河谷幽深,是典型的峡谷地段。

上游最大的城市雷根斯堡市,位于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以北140公里处。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多瑙河河畔的古都,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庆幸的是,即便在战火纷飞的二战期间,雷根斯堡也没有遭到毁灭,众多古老的建筑得以保存。岁月悠长,如今这些建筑依旧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多瑙河如同一条玉带横贯雷根斯堡市,河面之上,横跨了一座1135年始建,历经数十载才建成的石桥——雷根斯堡石桥。它是雷根斯堡市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建筑,整座石桥长336米,宽8米,平均高度15米,共有16个桥洞,总重量约有10万吨。石桥中间有一座年轻男子雕像,他眺望着老城的方向,象征着雷根斯堡的独立。如今这座雕像原件收藏在雷根斯堡历史博物馆,游客在桥上所见的是1854年的复制品。

这座石桥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桥梁建筑之一,它也是欧洲许多大桥的范本,例如德累斯顿的易北河大桥、伦敦的泰晤士河大桥、阿维尼翁的罗纳河大桥,以及布拉格的伏尔塔瓦河大桥等,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除了石桥,雷根斯堡大教堂也非常著名。雷根斯堡大教堂又被称为圣彼得大教堂,是德国最重要的哥特式教堂之一。这座教堂始建于1273年,修建过程中曾两次被大火焚毁,因而历时数百年才得以完工。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