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名遐迩的中国和田玉拥有两个发源地。其一,是隐匿于绵延数千公里的昆仑山深处的玉矿,这是和田山玉的源头所在;其二,是蜿蜒流经和田市,最终融入塔里木盆地的玉龙喀什河,这条长约500公里的河流,正是和田玉籽料的诞生之地。
在玉龙喀什河的支流——喀让古塔格河的河谷之中,坐落着一个小小的村庄喀让古塔格村,这里有玉石、冰川、雪线、高山草甸,还有盘山公路上令人胆寒的82道弯……
与世隔绝的深山村落近500公斤重的玉石
在维吾尔语中,喀让古塔格意为“黑山”,所以喀让古塔格村又被称为黑山村。
黑山村属于喀什塔什乡,是玉龙喀什河最上游的村落,距和田市区200余公里,海拔约2760米,气候高寒,土地贫瘠。

作为昆仑山腹地最深处的村落,黑山村被高耸入云的山峰和蜿蜒险峻的道路紧紧环绕,如同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世界。但就是在这样一个闭塞的深山村落里,每年都有大量玉石爱好者背着氧气瓶、含着红景天,骑着毛驴辛苦赶来。
让黑山村名扬玉石圈的原因,是这里曾出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玉石。
发现玉石的人叫依明·尼牙孜,是黑山村有名的“大巴依”(维吾尔语中的“大富翁”),村里人都叫他“塔什(维吾尔语中的“玉石”)大叔”。

1980年7月,依明·尼牙孜和朋友买买提·尼亚孜·胡加结伴放羊。当时正是冰川融水最大的时候,最容易冲下玉石,所以他们选择沿玉龙喀什河而上,期望能有所收获。当他们在河边休息时,忽然发现河水冲击处露出一圈很像白玉的石头,在波浪里若隐若现,仔细观察后,迅速判断出是玉石。于是两人立即从河床狭窄的地方搭起石块,跳跃而过,来到玉石旁边。他们搬开压在玉石上的碎石块,撩着水洗去玉石表面覆盖的泥沙……他们发现的这块玉石纯净、巨大,完全超出了想象!为了避免玉石被水流冲走,两人快速回到岸坡上,在旁边垒上石块留作标记,并及时返回村里报告给政府。
这块玉石的出现当即震惊全国。据报道,玉石长、宽各0.8米,厚达0.5米,一侧有薄石皮,一侧微有杂物,无裂纹,经鉴定为特级白玉。最让人震撼的是,这块玉石重达473公斤,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最大、最重的一块白玉,堪称“玉王”。

由于体积过于巨大,又在海拔很高的山上,依明·尼牙孜所在的火箭公社安排了20多人,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将玉石运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