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尼泊尔政府发布了针对珠穆朗玛峰保护的限制措施,要求登山者下山时携带粪便。其实早在今年登山季开始前,尼泊尔政府就已经强制发放了8000个拾便袋,供登山者收集登山期间排泄的粪便……
实际上,这是尼泊尔政府面对珠峰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的又一严厉规定。遗憾的是,登山者似乎并不买账,在这场商业交易的相互推诿背后,珠峰早已被垃圾覆盖,变得臭味熏天。
珠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臭?那些无法降解的“别样风景”
在电影《遗愿清单》的片尾,亿万富翁Edward的秘书登顶珠峰,将装有Edward与好友Carter的骨灰铁盒并排放在雪窟窿里,然后将两位老人“遗愿清单”上的最后一项遗愿——“攀登珠峰,欣赏最壮丽的风景”划掉。而在现实世界中,关于攀登珠峰的报道从未间断,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共有11996人次登顶 珠穆朗玛峰。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上有成功登顶的人爆料说:在处处节省的情况下,攀登珠峰需要的费用接近60万元人民币。
实际上,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攀登珠峰似乎早已成了有钱人的追求,也成了登山爱好者和冒险家们的生命终极目标。其实,这一风潮最早始于1953年,当时,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向导丹增,创下了首登成功的纪录。此后,珠峰开始成为世界登山者的应许之地。前赴后继的攀登者,先后发掘、开创出多达11条的登山路线,现在成为后来者严格遵循的轨迹。
越来越多的攀登者足迹在珠峰上留下来,与此一同留下的,还有损坏的帐篷、防潮垫,不需要的睡袋、衣服,煮饭用的煤气罐、食品包装袋,遇难者的遗体,以及那一坨坨已经冻结的人体排泄物……
由于气候严寒,每年仅有4~6月为珠峰登山季。登山者通常会待在海拔5000多米的大本营一段时间,以适应高海拔环境。这里有单独的帐篷作为简易厕所,里面放置有桶,可盛装排泄物。但离开大本营前往更高营地时,沿途是没有厕所的,在这期间,登山者若要大便,只能在雪地上挖坑解决,一名登山者每天会产生大约250克排泄物。而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更加稀薄,攀登难度更大,尤其是抵达海拔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带”,登山者会选择丢弃一些不再需要的东西,甚至很多人因体力不支而长眠于此。所以这段路,也是垃圾最多的地段。

如今,珠峰上的垃圾数量已经多到让人难以想象。据统计,目前珠峰上共有300多具尸体、45吨垃圾和12吨粪便,要把这些垃圾全部清理干净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在攀登珠峰的圈子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8000米以上无道德”,本意说的是在极端环境下,登山者之间的相互救助变得极为有限或不可能,但这似乎也成了他们随意丢弃垃圾的一个借口。
常年严寒、低温,导致登山者丢弃的垃圾、遗留的排泄物,甚至是尸体不能得到充分降解,逐年累月依然存在,便成了珠峰的“别样风景”。登珠峰圈讨论的攀登珠峰必经“景点”之“绿靴子”“睡美人”“休息者”……就是20多年前来自印度、英国的登山者的尸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