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水往事》中的貘究竟什么样?
作者 鲨鲨
发表于 2024年12月

见过貘的人,对这种动物的印象是呆头呆脑,尤其是当它们翘起长鼻、咧开嘴,好似在大笑的笨拙样子,很是深入人心。但没有谁会小瞧它们,因为根据出土的化石研究记录,貘的祖先距今大约有5000万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在剑齿虎和猛犸象都已灭绝的时代,貘却能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算得上是活化石。

5000万年进化史最终成为“五不像”

不同地区对貘的叫法不同。在巴西土著语言中,貘被称为“tapir”,在印度尼西亚则被称为“badak”,与犀牛同词,而在泰国又被称做“‘P’som-sett”,意为“混合完成体”。貘的鼻似象,耳似犀,尾似牛,足似虎,躯似熊,这种“五不像”的外形好像和每种动物都能产生点“沾亲带故”的关联,甚至从古至今,有许多人认为,貘是用其他动物的剩余部分创造出来的。

那么,貘到底是什么?

在生物学上,貘是奇蹄目、貘科的哺乳动物。100万年前到1万年前之间,貘广泛生存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由于环境变迁,现在除东南亚尚存的马来貘(亚洲貘的一种,如今提到马来貘即指亚洲貘)外,貘科的其他物种仅剩下南美貘、中美貘、山貘,以及卡波马尼貘四种,其余均已全部灭绝。而马来貘是所有貘中体型最大的一种。

貘的体型滚圆肥壮,和猪有些相似,身长1.8~2.5米,成年之后体重能达到250~540公斤。皮肤厚韧,毛被稀少,非常适合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快速移动。貘的前足为4趾,后足为3趾,这也是原始奇蹄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肤色是貘的一大独特之处,南美貘的颜色为统一的深棕色或灰色,颈部和头冠上生有短而直的鬣毛。马来貘的头和身体前部、腹部、四肢与尾部为黑色,躯体中后部为灰白色,这样的色彩搭配起到了很好的隐蔽作用。成年的貘与幼年时体色不尽相同,初生幼崽全身呈深褐色,带有黄色斑点和条纹,在阳光下形成了天然的保护色,随着慢慢长大,颜色逐渐褪去,直至6个月后完全消失。

至于长相,无论是哪一品种,因为头部两侧小而圆的眼睛,大多都是一副睡眼惺忪的呆愣模样。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们的鼻吻部,貘的鼻子和上唇向前突生,柔软下垂,犹如象鼻,但要短一些,不同种类的貘,鼻吻部的长短会有所差别。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