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小的时候,家里人时常写信,我便帮着父母张贴邮票。那时候经常用到的邮票上印有土楼图案,这也是我第一次在邮票上认识土楼。多年后,当我真正来到土楼,亲眼见到客家人创造的“世界建筑奇迹”时,不禁深深震撼。
土楼有圆有方,建筑造型融合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外在与自然和谐统一,内在更是凝聚了客家人的聚居文化。
1 塔下村、裕昌楼“太极水乡”与“东歪西斜楼”
虽然看着惊险,但裕昌楼自建成的600多年以来,经历多次地震和无数风雨,始终稳如泰山,因而才有了“东歪西斜楼”之名。
从南宁出发去南靖,要先飞到厦门。到厦门后,我和当地朋友凯凯与大胖汇合。因为提前预订了塔下村的民宿,所以土楼之旅的第一站便从塔下村开始。
塔下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年前,这里有一条小河穿村而过,著名的土楼S湾就在这里。当无人机升起后,我发现整个村子就是沿着S弯的小河而建,河中有几座小桥,多数是石跳桥。村里零星分布着或方或圆的土楼,最大的要数村头的那座顺昌楼。
塔下村是典型的客家聚居地,属于构筑在“两山夹水,铁扇关门”的太极状村落。整个村子处于一个山谷中,早上阳光斜斜洒下的角度正好一半阴一半阳,塔下村也因此被誉为“太极水乡”。

德远堂是塔下村值得一看的地方,它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又叫张氏家庙,建于1760年,几百年间,经过多次修缮,依旧保留着清代风格。
德远堂坐北朝南,背靠青山,面向溪流,属于“二进建筑”。堂前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两侧的石坪上矗立着24根超过10米高的石龙旗杆。石龙旗杆的意义是激励宗族子弟用功读书,考取功名,每一根旗杆就代表这个家族出了一位进士或者举人。后来,旗杆分成两种,若是旗杆主人做了文官,旗杆顶端便雕上毛笔,若是做了武官,便镌刻上坐狮。
塔下村不大,在村中转了一圈后,我们就开车前往别的村子,去探索那些被称为传说的土楼。南靖的土楼星罗密布,但歪歪斜斜数百年仍然不倒的唯有裕昌楼,它也是南靖著名的东歪西斜楼。

裕昌楼位于南靖县书洋镇下版村寮村上节社,从塔下村出发,车程大约10~15分钟。这里依山临溪,环境幽静,宛如世外桃源。裕昌楼是南靖现存最古老且最大的圆形土楼,建于元末明初,楼高5层,有18.2米,由刘、罗、张、唐、范五姓族人共同兴建。后来,其中四族人陆陆续续迁出搬走,只余刘姓族人居住在此。
裕昌楼最大的看点在于它的“歪”。据传,这座土楼建成不久,三楼和四楼的回廊木柱便开始顺时针倾斜,五楼回廊支柱却朝逆时针倾斜,最大倾斜度为15度,看起来摇摇欲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