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穹窿地貌到甜城宝藏
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的内江城,位于神秘奇特的北纬30°上,独具韵味,秀水灵山,被世人誉为甜城。
沱江流过这座城
沱江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河面窄,河水浅,水流缓,适合人类居住。从距今约5万~7万年的资阳濛溪河遗址、3.5万年前的“资阳人”,到三星堆遗址,都留下了沱江流域人类活动的足迹和难解之谜。
千里沱江一路奔流,穿内江城而过,到椑木镇调头回转,形成“九曲十一弯”的天然美景。清代诗人李超琼感慨:一棹沿江下,城东路又回。试循前岭去,翻向上游来。
沱水悠悠,滋养出肥美的内江。《华阳国志·蜀志·汉安县》载:“汉安县,郡东五百里。土地虽迫,山水特美好,宜蚕桑;有盐井,鱼池以百数,家家有焉,一郡丰沃。”古时的汉安,就是现在的内江,山甜水美,适合种养,盐业发达。
冯玉祥在《内江人》中称赞:山有翠屏,水有沱江;山清水秀,大块文章。沈从文在家书中感叹:土地之厚,除山东胶东外,实在无可比拟。空气透明、潮润,真是一片锦绣河山!
曾经的沱江上,常常是“万斛之舟行若风”的繁忙景象。在非机动船时代,驾长把握方向,纤夫齐心协力,闯激流,过险滩,驾长领喊,纤夫配合“嘿哟、嗨哟”的吆喝声,后来逐渐发展成调,催生出沱江船工号子。有了机动船、公路、铁路之后,纤夫退出历史舞台。但当那些低沉浑厚、旋律优美的沱江船工号子响起,总会让人热血沸腾。
穹窿地貌和中国最长石板河
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力量,让地球隆起变形,渐渐凸起,形成穹窿地貌,成为“世界第七大旅游地质奇观”。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