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蚍蜉撼大树 并非不自量
唐代诗人韩愈在《调张籍》中写道:“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里的“蚍蜉”指体形稍大的蚂蚁。在人们眼中,蚂蚁简直太弱小了,手指轻轻一捻,就能让它们一命呜呼。小小的蚂蚁居然想撼动参天大树,简直太不自量力了!不过,在《尔雅·释篇》里,蚂蚁被称为“小马”;《酉阳杂俎·虫篇》中也写道:“秦中多巨黑蚁,好斗,俗呼为马蚁。”小小的蚂蚁为何又被古人称为“马”蚁呢?对此,李时珍解释道:“大蚁喜酣战,故有马驹之称。”
蚂蚁个头虽小,但力气很大,且好斗。蚂蚁的力气到底有多大呢?哈佛大学的昆虫学家马克·莫费特经研究后得出结论:1只蚂蚁能够举起超过自重400倍的物体,能够拖运超过自重1700倍的物体;10只蚂蚁可以合力搬运相当于自重5000倍的物体!看来,蚍蜉撼大树,并非不自量。
分工明确 储蜜有术
蚂蚁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社会性昆虫有3个特征:同种个体间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同种个体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种蚁巢内至少有两个重叠的世代,子代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蚂蚁社会通常由蚁后、雄蚁和工蚁组成,一些种类的工蚁又进一步分化为个体较大的兵蚁和个体较小的工蚁。蚁后在婚飞后落地脱翅,专职繁殖后代。蚁巢的寿命取决于蚁后的寿命,蚁后的寿命较长,可以存活几年至十几年。雄蚁在繁殖季节才会出现,寿命短暂,交配后不久即死亡。工蚁是生殖系统发育不全的雌蚁,终生无翅,不交配也不生育。在大部分蚁巢中,数量最多、工作最辛苦的就是工蚁了。筑巢、觅食、哺育幼蚁、照顾蚁后、清洁蚁巢、保卫蚁巢……工蚁的一生就是劳作的一生,它们的寿命较短,一般存活半年至三年。

蚂蚁食性较杂,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有些蚂蚁会取食植物的蜜露,有些蚂蚁也会取食蚜虫、介壳虫和其他同翅目昆虫分泌的蜜露。由于蚂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它们能捕食体形比自身大数倍、体重比自身重数倍的动物。比如切叶蚁,它们会花大气力剪切、搬运接近自重20~50倍的树叶。切叶蚁搬运树叶并不是为了食用,而是将叶片嚼烂后与泥土拌在一起,当作培养基以培育真菌,然后取食长出来的蘑菇。
蚂蚁的食性不同,工蚁的类型及数量也有很大差别。有些工蚁专门产营养卵以喂养蚁后、幼蚁和其他工蚁。最奇特的工蚁算是蜜罐蚁了。蜜罐蚁并不是一个特有物种,而是很多有贮蜜行为的蚂蚁的统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