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赋能唐山海洋文化旅游产业沉浸式应用场景实践
作者 吕芳 王颖
发表于 2024年12月

摘 要: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数字技术在海洋文化旅游场景中的应用实例,实地走访唐山湾、曹妃甸多玛乐园等景区和文旅机构,分析数字技术在唐山海洋文化旅游场景中的应用现状。针对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在唐山海洋沉浸式文化和旅游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提出应用创新策略,即技术创新策略、项目创新策略、场景创新策略和管理创新策略。

关键词:数字技术;海洋文旅场景;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4年唐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度社科研究委托课题“数字科技赋能唐山海洋文化旅游产业沉浸式应用场景实践研究”(TSSKWT2024-039)。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海洋产业是唐山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唐山市以丰富的渔业、海盐、石油、港口及海上景观资源,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热土。政府积极培育海岛度假、休闲渔业等新业态,打造具有海洋特色的旅游区域,并树立了“工业摇篮,碧海蓝天”的旅游品牌。

国家文旅部政策指出,要推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第五代移动通信(5G)+4K/8K超高清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实现文化内容的沉浸式转化。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在唐山海洋沉浸式文化和旅游场景中的应用,将“沉浸式场景”作为设计新业态[1]。数字科技的融入,不仅能够提升唐山海洋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体验,也为数字海洋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方向。

二、国内外数字技术在海洋文化旅游场景中的应用案例

(一)国外典型案例应用

1.虚拟现实技术(VR)应用

澳大利亚大堡礁为了向全球游客展示其壮丽景色,旅游机构开发了虚拟现实(VR)体验项目。游客通过佩戴虚拟现实(VR)设备,在家中或特定的体验中心身临其境地游览大堡礁,观察种类繁多的珊瑚礁和丰富的海洋生物。

法国马赛的伊夫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创作了名为《数字深渊》的展览。通过虚拟现实装置,让游客沉浸在一个巨大的虚拟水泡中,观察由人工智能重新创造的微生物群落。

2.增强现实技术(AR)应用

美国的海洋公园将增强现实技术(AR)用于提供导览服务。游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增强现实(AR)眼镜等设备扫描景点或海洋生物,获取信息和互动内容。

日本的海洋馆利用增强现实技术(AR)创建了互动游戏。游客可以通过增强现实(AR)设备参与游戏,与虚拟的海洋生物进行互动,如捕捉、喂食等。

3.数字化展览与互动平台

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创建了在线展览平台,展示了丰富的海洋生物、海洋历史和文化等内容。游客通过电脑或手机等设备随时随地参观展览,了解海洋的奥秘和人类的海洋探索历史。

地中海地区开发了专门的海洋文化旅游应用程序(App)。为游客提供详细的景点介绍、旅游路线规划、酒店预订等功能,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示了当地的海洋文化和历史。游客可以通过这些应用程序更加方便地了解和体验地中海地区的海洋文化。

4.智慧旅游服务

美国夏威夷地区的智慧旅游系统通过整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服务,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旅游服务。游客通过该系统可以享受预订机票、酒店、租车等服务,获取当地的天气、交通、景点等实时信息。

加拿大海洋公园利用智能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导航和信息服务。游客可以通过该系统轻松找到景点位置、了解景点信息以及获取旅游建议等。

本文刊登于《旅游纵览》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