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旅游既是旅游项目的创新,又推动了地方文化的发展。徽州民歌文化在文旅融合中凸显出了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徽州民歌文化在文化旅游的进程中发生的文化现代性的转变及“再文化化”现象,成为探索徽州民歌文化与徽州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的切入点,并为实现徽州文化旅游的价值回归,宣传徽州民歌文化,打造徽州文化特色旅游品牌铺就道路。
关键词:文旅融合;文化旅游;民歌文化;徽州民歌;再文化化;共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3年安徽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立足徽州做田野与徽州文化旅游共生发展研究”(AHSKQ2023D099)。
引言
文化旅游是当下旅游业备受青睐的产品,也是地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各地的旅游行业都在“文旅融合”的路径下深挖地方文化资源,规划和设计体现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发展文化旅游的目的在于弘扬地方文化,提升旅游产品的内涵,推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2021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转变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更好实现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1]。文化旅游并不是简单的“文化+旅游”,而是地方文化赋能于旅游产业的创新业态,所以地方文化是文化旅游发展的根基。
一、文旅融合下的文化旅游及民歌文化
(一)文旅融合下的文化旅游
时下,旅游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其中,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游客走出家门来到旅游目的地,认知、体悟当地的特色事物是游客的兴趣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验有地方特色的吃、喝、玩、乐项目。文化旅游活动从本质上来看,更是体验文化、分享文化、认知文化与认同文化的重要形式[2]。
各种文化现象无论是物质形态的还是精神形态的,只有适应了旅游主体的旅游行为活动的要求并能够促使旅游者产生文化体验,才能成为旅游主体的消费对象,才能形成具有旅游成效的文化[3]。因此,在文化旅游不断升温的国内旅游市场,以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旅游市场火了,竞争自然也增大了。摆在旅游业管理者、从业者和旅游项目开发者面前的难题自然是在这场旅游市场大争夺之中如何取胜的问题。从旅游业管理者角度来看,旅游市场竞争激烈需要管理更为科学有效,做到让游客满意;从旅游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旅游市场的竞争是一场服务品质的较量之战,需要从提升从业者自身素养和服务意识来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
(二)文旅融合下的民歌文化
民歌文化主要包括民歌的音乐语言、民歌的文化叙事、民歌的音乐风格及传唱方式、民歌生存的文化生态、民歌手的生活及传承等。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歌文化。民歌文化的地域性是其主要的文化特性。民歌文化归依于地方传统文化,又是地方传统文化在民间音乐领域的主要体现。因而,当前各地区在弘扬地方文化的时候,都不会缺失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文化,因为地方文化是一种传统,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根。朱志明等认为: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可以满足民众更高层次需求的文化旅游活动,可以充分展现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性,迎合新时代民众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因此成为目前旅游资源开发的新方向[4]。
二、文旅融合下的徽州民歌文化和徽州文化旅游
(一)文旅融合下的徽州民歌文化
民歌文化是社会文化整体中的一个面相[5]。徽州民歌文化与徽州文化保持着紧密的依存关系。徽州是一块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地方。徽州传统文化经历过年代的积累及诸多文人的打造,经历过世事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冲击,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徽州,处处都能看到和感受到徽州文化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