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吉他+旅游”产品开发及营销研究
作者 杨婷 陆培 杨慧慧 刘芝英 葛雪 吴江妹
发表于 2024年12月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地区文化资源及经济水平欠发达的贵州省正安县,实现了“一个产业带动一座城市”的成果,并在大力实施吉他工业、吉他文化、吉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战略。随着吉他产业的蓬勃发展,正安“吉他+旅游”发展模式得到有效推进。然而,该模式的发展面临市场知名度低、产业整合度不高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吉他+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并从渠道整合、跨界合作、文化与旅游结合等角度,对产品营销展开了系统性讨论。旨在探索出适应正安“吉他+旅游”发展模式的市场运作体系,进而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经济协同增长。

关键词:吉他;旅游;产品开发;营销;正安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贵州商学院2023年度校级科研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正安‘吉他+旅游’产品开发及营销研究”(2023XJXS108);贵州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享笔记APP”。

引言

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入融合,文旅产业的发展在经济社会中表现得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区域化特征越发明显,二者的发展都与地域资源及经济水平有重要的关系。贵州省正安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发展吉他产业,实现了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成功转变。近年来,正安“吉他+旅游”模式也逐渐显现出旅游吸引力,凭借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然而,从文旅融合的发展背景来看,正安吉他产业链单一、文化内涵挖掘欠缺、文旅产品推广不足,导致“吉他+旅游”模式对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推动作用有限。为了促进地方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文章将以正安“吉他+旅游”产品开发及营销为重点,通过对正安吉他产业及旅游业现状的深入分析,探讨其产品开发的创新路径与营销策略,旨在为正安“吉他+旅游”模式的深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启示。

一、正安“吉他+旅游”发展现状问题

(一)正安“吉他+旅游”发展现状

正安县是渝南、黔北经济文化的重要交汇区域,该地区吉他产业已经形成了显著的集群化效应,是全球著名的吉他生产基地之一。截至2023年,正安县拥有吉他制造及配套企业126家,年产吉他约600万把,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超60亿,拥有核心专利168项、自主品牌60个[1]。政府投资建设了吉他文化广场、吉他风情街等一系列旅游文化街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2022年,正安县吉他文化产业园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正安县积极打造“吉他+N”文旅场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4年春节期间的迎新灯会吸引游客87万人次,拉动消费7.3亿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9亿元。同年7月,消夏音乐活动吸引了28万余游客到场,线上累计1 600万余人次参与。当地政府将吉他产业与旅游业紧密结合,打造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既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增长,也提升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力。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当前,“吉他+旅游”已成为正安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正安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市场知名度低、产业整合度不高、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不完备、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呈现不足等问题。

本文刊登于《旅游纵览》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