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承载丰富红色文化和历史教育的重要形式,逐渐进入高校教育和学生管理的视野。红色旅游具有鲜明的政治特性、突出的教育属性和显著的民生效益,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增长,更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资源和平台。将红色旅游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学生行为养成,加速主客体相互作用和共鸣。然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管理模式单一、对学生思想动态把控不足、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困境。因此,需转变工作思路,采取将红色旅游纳入实践教育课程、建立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组建红色旅游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红色旅游专题研究与交流等举措,以创新和丰富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提升管理质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人才基础。
关键词:红色旅游;学生管理;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伴随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承载丰富红色文化和历史教育的重要形式,逐渐进入了高校教育和学生管理的视野。红色旅游不仅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更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平台。作为一种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产业模式,红色旅游凭借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等优势,显著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坚定文化自信,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人才基础。
一、红色旅游的含义与特点
红色旅游一般指游客对近代以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斗争时期所创建的纪念地的参观、学习与访问。此类纪念地、纪念馆及烈士陵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红色旅游的产品形态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陈列馆、名人故居、主题文化公园、红色演艺作品、影视资料以及红色教育培训项目等。红色旅游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使命[1]。一般来说,红色旅游具有以下特点:
(一)鲜明的政治特性
红色旅游承载着鲜明的政治色彩与意识形态属性,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讲述革命历史中“大人物”与“小人物”的感人故事,使历史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不仅能够展现革命先驱的英勇壮举,还能够传递他们崇高的精神风貌与深厚的革命情感,从而有效激发游客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突出的教育属性
红色旅游的教育属性主要体现在其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游客通过实地探访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场所,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这种将学习与旅游巧妙融合的方式,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还深化了他们对革命历史事件的认知与理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显著的民生效益
红色旅游是覆盖面广泛的富民工程,落脚点是人民。实践证明,革命老区通过挖掘并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来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可以提高区域内红色坐标的知名度,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二、红色旅游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应用价值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为学生提供一种富有教育意义的参访和体验方式。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涵盖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责任感塑造等多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红色旅游不仅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实践平台,同时增强了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