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创新研究
作者 罗蕾
发表于 2024年12月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针对旅游管理专业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了在双创背景下进行课程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教学与旅游业发展的挑战,提出了基于双创理念的课程改革措施。这些举措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餐饮管理人才,以期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键词:双创;旅游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课题项目:湛江科技学院质量工程项目“线下一流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PPJHYLKC-202229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方向。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大众化餐饮”的浪潮兴起,餐饮业迅速成为我国广大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要领域。餐饮服务与管理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在此背景下,如何将双创理念融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双创平台,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旅游餐饮人才,成为摆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1]。

一、双创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国家政策支持旅游业创新发展

在双创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等,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鼓励旅游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强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必须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加快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旅游业发展对创新型餐饮人才的需求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旅游餐饮服务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创新型餐饮服务成为旅游餐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游客不仅追求美味的食物,更期待独特的用餐体验和个性化的餐饮服务。这就要求旅游餐饮企业不断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流程、改进服务方式,为游客提供更加精细的餐饮服务。然而,目前旅游餐饮业创新发展面临人才瓶颈制约,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餐饮人才。许多旅游餐饮企业反映,员工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旅游餐饮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需要[2]。因此,旅游餐饮业需培养一批掌握现代餐饮服务与管理知识、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对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双创背景下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旅游业发展脱节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旅游业发展存在一定脱节。许多高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过于重视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而对旅游餐饮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关注不够。一些教材内容陈旧,更新速度跟不上旅游餐饮业的发展步伐,难以反映旅游餐饮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例如,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智慧餐饮、无人餐厅等新业态不断涌现,但许多教材仍停留在传统餐饮服务与管理的介绍上,缺乏对新技术、新业态的深入分析和讲解。

本文刊登于《旅游纵览》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