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对黑龙江冰雪旅游景区的网络文本分析,明确目前的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及建议。文章基于2 464条网络评论进行文本分析,包括高频词分析、情感分析、语义网络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了游客感知下黑龙江冰雪旅游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游客对黑龙江冰雪旅游认可程度较高,并基于景区基础建设、景区旅游宣传的角度提出发展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游客感知;冰雪旅游;黑龙江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4年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青年项目“游客感知视角下的黑龙江冰雪旅游发展策略研究——基于网络文本的分析”(2024—Q07)。
引言
根据《2024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有66.2%的人表达了对参与冰雪季活动的强烈愿望,期望体验冰雪休闲旅游的乐趣。从2023年11月至12月中旬,我国冰雪旅游的自由行人数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46.37%。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早开发冰雪资源的省份之一,对其冰雪旅游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文章利用携程网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从游客的感知角度出发,描述黑龙江冰雪旅游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探索其背后的内在规律,最终为地区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策略性建议。
一、文献综述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冰雪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其与冰雪旅游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冰雪体育旅游、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及冰雪文化三大主题上。在冰雪体育旅游领域,金峰(2020)从东北振兴和冬奥会的背景出发,探讨了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措施[1]。高文倩(2022)运用RMP理论分析法阐述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的资源开发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2]。关于冰雪旅游产业的研究,学者们关注产业发展现状等。姜昂(2022)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对策[3]。于姝(2023)立足于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现状,归纳发展优势[4]。在冰雪文化研究方面,王家乐(2021)、杨光(2022)等学者的研究指出了冰雪旅游文化开发的不足,强调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性[5-6]。
以上研究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但仍多聚焦于宏观层面。文章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揭示黑龙江冰雪旅游的现状以及问题与挑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将文本资料通过量化的方式转换,进而达到对文本内容进行描述和分析的目的[7]。通过对网络评论数据进行高频词分析、情感分析、语义网络分析等方法,以期深入挖掘游客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的感知与评价。
(二)数据来源与筛选
根据唐承财等学者对冰雪旅游业态的分类,结合冰雪景区实际情况,着重收集了滑雪场、赏雪景区、冰雪文化场所、综合型冰雪旅游地等四种旅游业态数据[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