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联动:赫哲族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与推广研究
作者 李京宏 李晓娜
发表于 2024年12月

摘 要:赫哲族,作为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江流域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个民族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了以渔猎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内容和文明成果,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文章立足旅游角度,分析赫哲族非遗的内涵,包含渔猎文化的核心地位、丰富的艺术形式及精湛的手工艺技能,阐述赫哲族非遗的旅游价值,如独特的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推动旅游产业升级,探讨赫哲非遗文化旅游品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线上线下联动策略,旨在提高赫哲非遗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关键词:线上线下;赫哲非遗文化;旅游品牌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极光赫鱼——赫哲红色旅游沉浸式保护及传播发展研究”(202410222074)。

引言

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鱼皮制作技艺、桦皮制作技艺、伊玛堪说唱文学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但是,在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赫哲族的民族文化正受到空前的冲击。一方面,赫哲族与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其传统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赫哲族年轻一代对其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逐渐减弱,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困境。结合旅游这一载体,可将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和感受赫哲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赫哲族非遗的内涵

(一)渔猎文化的核心地位

赫哲族世代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以捕鱼和狩猎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渔猎文化在赫哲族文化中占据了核心地位。渔猎文化体现在赫哲族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宗教信仰、艺术表达等多个方面[1]。

(二)丰富的艺术形式

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被誉为赫哲族的“英雄史诗”。伊玛堪采取口头传唱的方式,讲述了赫哲族的历史、英雄事迹、风土人情等,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鱼皮画是赫哲族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作品题材多为赫哲人传统渔猎生活场景、传统习俗、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等[2]。鱼皮画制作是一道非常烦琐的工序,包括:选鱼、去皮、烘干、熟制、拼接、裁剪、染色、装饰等工艺,是赫哲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创造力的结晶。

(三)精湛的手工艺技能

赫哲族非遗手工艺主要包括鱼皮制作技艺、桦皮制作技艺、鱼骨工艺。

1.鱼皮制作技艺

赫哲族人民使用鱼皮制作衣物、鞋子、器具等,这项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鱼皮服饰轻便舒适、防水防腐、耐磨耐寒,是赫哲族人民在长期渔猎生活中形成的独特服饰文化。

2.桦皮制作技艺

赫哲族人民擅长用桦树皮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如桦皮箱、摇篮、桦皮夏帽等。这些桦皮制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体现赫哲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手工艺技能。

3.鱼骨工艺

赫哲族人民还充分利用鱼骨材料,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和工艺品,如骨镞、骨筷、骨针、骨匙以及头饰、项饰、腰饰等。这些鱼骨工艺品造型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3]。

二、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1.独特的文化体验

赫哲族非遗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文化体验机会。赫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非遗项目如伊玛堪说唱、鱼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等,都是赫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文化表达。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能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到赫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旅游为赫哲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机会[4]。

2.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赫哲族非遗的旅游价值还体现在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旅游,赫哲族非遗得以向外界展示,提高赫哲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助于激发赫哲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赫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5]。

本文刊登于《旅游纵览》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