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为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对乡村建设事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对乡村旅游与电商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明确乡村旅游和电商融合可能存在的困难与挑战,探究乡村旅游和电商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乡村旅游和电商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我国乡村旅游事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促进农村经济和乡村振兴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国家级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到乡村’——基于乡村振兴的信息化平台建设”(202410595112X)。
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数字经济模式,与乡村旅游天然契合,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与电商融合已成为乡村建设提质增效的关键支撑,有效推动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利用电商高效统筹生态农业、文化和旅游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一、乡村旅游与电商融合发展的概述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自然风光和文化活动吸引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及购物等服务,通过有效利用乡村特色资源并自主经营实现盈利的一种旅游形式[1]。乡村旅游是国家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乡村发展而制定的一条重大发展策略,对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
乡村旅游与电商的融合,依托先进网络和通信技术,整合内外部旅游资源,提供旅游信息推广、在线预订和支付等服务,优化运营效率和提升客户体验。这种融合不仅拓宽了市场推广渠道,还为经营者提供了收集游客需求和偏好的平台,从而优化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策略,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村旅游与电商融合发展的现状
《2024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乡村旅游业产值超9 000亿元,农民人均旅游收入1 903元,创造6 000多万个就业岗位。2024年一季度,农村接待游客近8亿人次,创历史新高,“00后”游客增长6%,中长途旅行者占比近半,平均游玩时间超两天,显示出乡村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
同时,根据《2024年一季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报告,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3.31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农村网上零售额5 700.9亿元,增长12.1%,农产品线上销售额1 698.7亿元,同比增幅28.2%,可见农村电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乡村旅游与电商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乡村旅游与电商融合发展需要对二者融合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二者融合的内在逻辑,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具体的路径指导。主要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农户思想意识的觉醒、乡村旅游市场发展升温三个方面对融合可能性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普及为乡村旅游与电商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截至2024年6月,中国网民总数接近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8.0%。其中,农村地区网民人数达到3.04亿,占网民总数的27.6%。全国51.2万个行政村实现宽带覆盖,平均下载速度超过100Mb/s,脱贫地区和“三区三州”原深度贫困地区宽带普及率均达100%,与城市网络同步。这些进展为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
(二)农户思想意识的觉醒
农户思想意识的觉醒是乡村旅游与电商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农户积极探索电商渠道,认识到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的潜力,能够增加产品曝光度,拓宽销售渠道,吸引更多游客,为乡村旅游创造人气基础。农户思想意识的转变,推动了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的联动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