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海南自贸港背景下,积极推进海南健康旅游模式建设,有利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从海南健康旅游模式的现状、建设原则展开论述,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完善产业布局、强化旅游产品建设、做好宣传推广、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这些建设策略,以期能够为海南自贸港的旅游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南自贸;健康旅游;海南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海南自贸港背景下海南健康旅游模式建设研究(hnjmk2020421)。
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健康旅游正是顺应了人们的需求而在近年来形成的一种新兴旅游业态,在走马观花的旅游形式之外更为看重游客的身心健康和养生需求,强调将健康、养生、医疗等元素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为游客提供身心健康的愉悦体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海南建设成为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的综合旅游消费中心。此背景下,积极推进海南健康旅游模式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水平。
一、海南健康旅游发展优势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大。自贸港政策提出,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推动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的深度融合,自贸港的核心政策“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以及五个自由便利、一个安全有序流动”和海南最新的落地免签政策等,促进了资金、人才、物流、信息向海南的聚集,促进了海南构建全球康养医疗旅游目的地。2025年海南即将迎来封关闭岛,实现货物封关,人员自由流通的政策,更是为海南成为国内外旅游胜地提供了更好的政策优势。
二是海南生态环境优良。有海洋资源、森林资源、温泉资源、湖泊资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海南岛四面环海其海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千米,海水清澈,适合钓鱼、潜水等多种海上活动;海南气候条件优越,体感舒适,四季无冬,冬天温暖,对慢性病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是天然的康养胜地;海南还有国内最大的热带雨林,药用资源丰富;海南区域内温泉分布广泛,水质富含多种矿物质,有利于缓解皮肤病、风湿病等疾病;海南有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等多条河流,水质清澈适合旅游观景。海南还有世界级的度假村、国际奢华酒店品牌等优越的旅游设施资源。
现阶段,海南旅游发展涉及医疗、养老、养生、文化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支持“温泉+医疗”“森林+医疗”等多种康养旅游模式的实现。但其产业结构仍以旅游业为主,与其他产业的关联还不够深入,布局单一,缺乏稳定性。特别是与旅游业较成熟、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产业布局需进一步完善,并借此构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实现以旅游业为支点,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以改善产业结构单一、同质化严重、受旅游季节波动性大的现状。海南需深入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明确自身的不足,并积极利用资源、政策等条件稳步推进健康旅游的发展。
二、海南自贸港背景下海南健康旅游模式建设原则
为了更好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考虑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开展健康旅游模式建设。
第一,绿色发展原则。在旅游业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避免旅游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持续为游客提供宜居、宜游的环境。
第二,文化融合原则。应积极挖掘海南本土文化,并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塑造海南健康旅游模式的独特文化魅力。
第三,创新发展原则。立足于游客的需求,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旅游产品品质。
第四,产业协同原则。注重通过产业协同、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结合,实现产业协同,从而推动海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