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沂蒙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研究
作者 杨笑天 尤海涛
发表于 2024年12月

摘 要: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沂蒙山区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整合能力等因素,沂蒙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还有待提升。文章立足文旅融合视域,在分析沂蒙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提升沂蒙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的路径,以期为推动文旅融合背景下区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沂蒙山区;县域旅游经济;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课题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齐鲁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机制研究”(20CJJJ13)。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日益旺盛,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此背景下,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成为新时代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沂蒙山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当前沂蒙山区县域文旅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还有待提升。文章将从阐述文旅融合对沂蒙山区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沂蒙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短板,进而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提升区域旅游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沂蒙山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文旅融合背景下沂蒙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文旅融合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推动沂蒙山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方面,文旅融合有利于充分发掘沂蒙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延续齐鲁文脉、弘扬沂蒙精神。沂蒙山区是齐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沂蒙文化独特内涵,创新文旅融合发展业态,讲好沂蒙故事,不仅能够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齐鲁文化的灿烂魅力,还能够发扬沂蒙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文旅融合是推动沂蒙山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提质升级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沂蒙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优化。文旅融合为破解这一困局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系统整合沂蒙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促进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文旅特色小镇、文化旅游度假区等新业态,有助于推动沂蒙山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进而拉动商贸、交通、餐饮、农业等关联产业发展,为沂蒙百姓就业增收开辟新渠道。同时,通过规划文旅黄金旅游线路,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不仅能够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对外来资本和人才的吸引力,还能改善百姓生活品质,让文旅融合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当地群众。由此可见,立足文旅融合推动沂蒙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不仅事关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而且对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沂蒙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当前,沂蒙山区县域旅游经济尽管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发展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系统性。沂蒙山区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特色鲜明,但分布较为分散,缺乏系统的保护利用规划,且对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等珍贵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利用不够科学,难以形成彰显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本文刊登于《旅游纵览》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