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气低压业扩施工技术管理的应用策略和措施研究
作者 谢鸿峰
发表于 2025年2月

【关键词】低压业扩;施工技术;电力电气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低压业扩工程作为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电力供应的稳定。然而,在低压业扩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施工质量不高、成本控制不力、安全隐患等。为此,本文从创新应用的角度,探讨电力电气低压业扩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和措施。

一、低压业扩配套工程概述

低压业扩配套工程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对现有电网进行改造和扩建,以提供稳定、可靠的低压电力供应的一系列工程。工程施工会针对现有电网设施的老化、容量不足等问题,进行线路、变压器的更换和升级,以提高电网的承载能力和供电质量;在用户需求集中的区域,会新建配电房、箱式变电站、电缆分支箱等设施,以便于更高效地向用户提供电力;除此之外,还会为用户提供从电网到用电点的接入服务,包括电力线路的敷设、接户线的安装、电能表的安装等。低压业扩配套工程是电力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通过对低压业扩配套工程的不断完善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用电需求。这不仅能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还能促进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提高电力行业的智能化、标准化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业扩规划要求分析

(一)一般规定

业扩规划要求在遵循一般规定的基础上,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和环保。业扩工程应在满足国家和地方电力发展规划的同时,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业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电力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并充分考虑负荷特性、用电需求和电网运行方式,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业扩工程还应注重节能降耗,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保证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为未来的负荷增长和电网升级留有足够的空间。

(二)低压电源点确定方法

开展施工之前,电力企业需要收集和分析区域内的用电需求资料,包括现有负荷、负荷增长趋势、用户类型等,以便根据电网结构和供电能力,更好地评估现有电网资源,确定可能的电源接入点;针对相关数据,可以使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对候选电源点进行模拟计算后再评估其对电网的影响,包括电压质量、线路损耗、供电可靠性等;此外,还可以综合考虑地理位置、环境影响、施工难度等因素,对候选电源点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选择最优电源点,并制定相应的接入方案[2]。

(三)用户线路截面

用户线路截面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业扩规划需要根据用户负荷性质和预测的最大负荷,计算线路的预期电流。设计人员需要结合线路的允许载流量、散热条件、电压损失和线路长度等因素,确定线路截面的初步选择。设计工作需要根据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对初步选择的线路截面进行校核,以确保其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的要求。

本文刊登于《消费电子》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