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未来充电站规划布局研究
作者 张新浩 尹国梁
发表于 2025年2月

【关键词】充电站;电动汽车;布局

引言

对于充电设施的布局与新能源车的使用需求,如何做好数量及布局匹配,一直是充电设施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研究从以下两个维度出发,科学开展充电设施规划编制工作。一是以国家、省市(区)已有规划、政策等为主要依据,结合当下市场现状,得出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预计数量。二是确定充电站的合理位置,在决定充电站的建设位置时,综合考虑使用需求、停车场、配电条件等多个重要因素,选择在人口密集或车辆流量大的区域建设充电站。

一、城市充电站布局方法研究的意义

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有利于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是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与配套电网之间存在密切的协同发展关系,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能带动充换电基础设施的需求,电动汽车充电带来的集聚效应给配套电网增加了更大的负荷冲击,而配套电网也制约着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电动汽车的发展。

然而,当前多数城市充电站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充电站建设主体多元、技术路线杂乱、充电站布局不合理,出现低标准重复建设的现象,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现有的充电网络在服务覆盖范围和便利性上仍有待提升,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用户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

此外,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充电站服务质量的监管。包括但不限于快速充电、安全防护、便捷支付等方面,通过提供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满足电动汽车用户的需求,提高其满意度和忠诚度。

最后,充电站的建设应充分了解当地配电网容量限制,保障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积极探索充电站与电网的协同发展模式,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城市充电站建设的基础条件

根据城市电动汽车和充电站的现状,以及电网和停车场的情况,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充电站建设的基础条件。

首先,针对城市电动汽车的现状,我们需要掌握电动汽车的数量、品牌、型号以及增长趋势,通过这些数据,更好地评估市场对充电站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

其次,我们需要全面了解城市中现有充电站的情况,包括充电站的数量、分布以及运营情况,通过分析现有充电站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可以更合理地规划新的充电站建设,以填补市场空白并提高服务水平;此外,还需要对现有充电设施的类型和技术水平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快充、慢充等设施的配置以及充电速度、充电量和使用限制等信息,有助于提高新充电站建设的设施配置和运营效率。

再次,电网的情况也是城市充电站建设的重要考量因素。深入了解城市电网的容量、负载状况和扩展空间等信息,智能电网技术可以与充电站建设有效结合,提高充电站建设和运营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运营效率。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城市停车场的情况。全面了解停车场的数量、分布以及停车位状况有助于合理规划新充电站的选址和建设规模;通过分析停车场的设施配置、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等信息,我们可以评估其与充电站建设的兼容性和互补性,进一步提高充电站建设和运营的综合效益。

三、基础数据分析

(一)与同类城市对比分析所在城市的车桩比和充电半径表现

车桩比:该城市的车桩比高于或低于同类城市平均水平,反映出充电桩数量与电动汽车数量的比例是否合理。

本文刊登于《消费电子》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