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自动化技术特点及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 梁远标
发表于 2025年2月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特点;应用价值

引言

工业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对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的技术,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有助于实现绿色生产,推动产业升级。

一、工业自动化的内涵

工业自动化是在工业生产中,通过融合计算机、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基于控制理论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术,可以替代或辅助人工操作,实现生产设备的连续、稳定、高效运行,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1]。目前,工业自动化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设备管理的自动化、生产调度的自动化以及企业信息管理的自动化等。它不仅是对单一生产环节的改造,更是对整个生产链的全面优化。通过集成创新,工业自动化将人的智力与机器的效率相结合,推动工业生产向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2]。

二、工业自动化特点

(一)集成系统信息化

集成系统信息化是工业自动化的核心特点之一,主要体现在通过信息系统集成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流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各个环节,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协同。信息化集成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各个孤立的生产单元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生产信息能够实时传递,使管理层能够迅速做出决策[3]。这种集成不仅提高了生产管理的透明度,还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和竞争力。信息化集成也为企业带来了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多重效益。

(二)智能控制

智能控制是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显著特点。其利用先进的控制理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使生产设备能够模拟人类智能行为,进行自主判断和操作。智能控制系统具有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的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4]。智能控制不仅能够提高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还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人为错误,提升产品质量。

(三)计算机集成制造

计算机集成制造是工业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设计、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的集成。系统能够实现产品设计、工艺规划、生产调度、质量控制等功能的自动化,从而形成一个高度自动化、信息化的制造环境。计算机集成制造的特点在于其高度一体化,应用的具体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等,可以大幅缩短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且可以降低成本,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四)网络控制

网络控制是工业自动化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构建工业网络,将各种自动化设备、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设备的远程监控。在工业生产中,网络控制的特点在于其高度的网络化和分布化,利用网络将不同的生产环节、不同地点的生产厂房相连接,使生产现场的设备不再是一座座孤岛,而是互联互通的网络节点[5]。网络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线的协同作业能力,使得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和高效。通过网络控制,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同时为设备的远程维护和故障诊断提供了可能。

(五)安全性

安全是工业生产的首要考虑因素,关乎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和人员设备的安全。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安全性方面做出了较多研究,其特点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硬件安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等。

本文刊登于《消费电子》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