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左龃龉,留百年谜题
作者 林乾 迟云飞
发表于 2025年2月

金陵打下来了,李鸿章指挥淮军把江苏其他部分攻了下来,左宗棠也将浙江的太平军大部驱除。曾国藩也比较顺利地解决了与清廷关系的新问题。但这时,湘系集团内部,曾国藩与左宗棠的关系又发生了问题。

事情出在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漏网上。

湘军攻占金陵后,得知洪秀全已死,但幼天王洪天贵福不知去向。同治三年六月十日(1864年7月26日),曾国藩奏报破城和生擒李秀成时说:“据城内各贼供……城破后,伪幼主积薪宫殿,举火自焚。”这时说的还比较含糊。六月二十四日,曾国藩又奏报说:“伪幼主洪福瑱,绕室积薪,为城破自焚之计,众供皆合。连日在伪宫灰烬之中,反复搜寻,茫无实据,观其金、玉二印,皆在巷战时所夺,又似业已逃出伪宫者。李秀成之供则称‘曾经挟之出城,始行分散’。然此次逃奔之贼,仅十六夜从地道缺口逸出数百人,当经骑兵追至湖熟,围杀净尽……洪福瑱以十六童,纵未毙于烈火,亦必死于乱军,当无疑义。”

实际上,幼天王已经脱逃,并且到浙江湖州与洪仁玕、杨辅清等会合,然后由洪仁玕扶持到江西,准备会合太平天国现在实力较强的侍王李世贤。曾国藩的奏报,是一种想当然的做法。然而这时候,左宗棠却已得到了太平天国幼天王已经脱逃的可靠情报。按照曾国藩的想法,左宗棠应该先将此事通知曾国藩,商量一个解决办法。不料左宗棠却先奏报清廷,虽然他同时也写信告诉了曾国藩,但因清廷事先知晓,并要求从重严办防堵不力的人员,弄得曾国藩十分狼狈。如本章开头所说,曾国藩虽然把清廷的要挟顶了回去,但对左宗棠甚为不满,他觉得左宗棠是有意让曾家兄弟下不来台,是“以怨报德”。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