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园做品牌
作者 赵慧
发表于 2025年2月

我第一次踏入位于东京银座的索尼公园是在2018年,当时,这座楼仍是一个“未完成的试验”。在这7年里,人们一直在问一个问题:索尼为什么要在“寸土寸金”的东京银座造一个公园?更有趣的是,公园还不是一次建完,而是分成两个阶段依次完成。公园的第一阶段落成后,在2018年8月到2021年9月的3年间,索尼用这个公园做了一轮品牌试验,吸引约854万人到访。紧接着,索尼继续花3年关门改建盖楼,2024年公园竣工。2025年1月26日,Ginza Sony Park(银座索尼公园)正式开门营业。在此之前,我又一次见到了索尼公园的负责人、索尼企业社长永野大辅,与他聊了聊现在被很多人关注的“公园商业”。

银座索尼公园位于银座地铁站B9出口的正上方,刚好占据着连接有乐町与银座街区主干道的十字路口的一角,邻居是爱马仕银座店与东急集团旗下综合商业设施Tokyu Plaza。在建公园之前,这块地皮上伫立着东京人熟悉的“索尼大厦”。从1966年竣工到2017年因建筑老旧开始拆除,50年来,索尼大厦一直是索尼展示产品的信息传播基地。

索尼2013年就启动了一个“重建索尼大厦”的新计划,但银座也确实不缺各种有创意的建筑地标。当时,与外观重建时要考虑的各种细节相比,这家公司更加在意的是,如何在这里继续呈现一个“高品牌价值”的场所。

2013年项目启动时,刚好是东京成功申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时候,许多新建筑在东京拔地而起。永野大辅意识到,如果只是建一座普通的大楼,它将淹没在众多新楼中,无法体现品牌的独特性。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个不同的选项:既然大家都在建新楼,为什么不选择不建?永野大辅说,索尼是一家以创新著称的公司,其DNA中蕴含着“做别人不做的事”的精神。于是,一个看似荒唐的结论诞生了—不建新楼。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这块地该用来做什么?永野大辅和团队开始重新查阅1966年索尼大厦竣工时的资料。当时,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委托建筑师芦原义信,在银座为索尼盖一座综合展厅大楼。这座楼地下三层、地上五层,充满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的生机、创意与野心。芦原义信用一个突破传统楼层概念的“花瓣结构”设计方案,将每一层分为田字形的四部分,以中间的柱子为中心,将四个部分稍微错开90厘米,从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下降的方形花瓣结构,引导人们通过一个纵向连续的“步道”,进入索尼的品牌世界。在不同的高低错层,索尼搭配了餐厅、购物街以及停车场等设施。

银座索尼公园项目分为3个阶段:拆除索尼大厦,一个主体在地下的“地面平坦型公园”,以及最终改建完成、建筑延伸至地面的“建筑型公园”。

但这样一来,电梯就必须安装在田字形的外侧。在面向交叉路口的边角地,芦原义信留出一片空地,造了一个33平方米的庭院“SonySquare”。索尼将这个庭院作为建筑内部与街道连接的外部空间,搭配季节与节庆推出各种活动,像是春天满开的非洲菊花田,或是夏天清凉的水族馆,为到访者提供一个歇脚处。盛田昭夫很喜欢这个地方,把它称为“银座的庭院”。东京一直被诟病缺乏像西方大城市那样的公共空间,因此,索尼在高地价的银座留出一块“向城市开放的设施”,确实是一个兼具品牌价值与公共价值的举措。

索尼最终决定延续“银座的庭院”这一概念,将这块地改造成公园。永野大辅认为,这既展现了索尼的独特性,也让建筑具有了历史延续性。但那时,他对公园一无所知。负责索尼大厦重建项目之后,他开始大量研究全球各种公园项目。

永野大辅和他的团队发现,全球各地的公园,无论是纽约的中央公园,还是伦敦的海德公园,都有广阔的草地,也有大量树木、喷泉和长椅。但银座索尼公园所在的那块地总共只有707平方米,而在步行10分钟的地方,就有占地超过16万平方米的日比谷公园。真要比拼公园的传统印象,靠一块700平方米的地皮实在有点难。

索尼需要找到一个能用70 0平方米承接的公园概念。他们最终得出结论,公园的本质并不在于草地、喷泉、大量树木或长椅,而在于“余白”—一个未定义用途的空间。公园的意义在于让到访者自由决定要做什么,比如散步、吃便当、跑步、玩飞盘或练习吉他,也就是一个没有事先定义用途,可以让人做自己喜欢的事的自由空间。

银座是全日本地价最高的街区,2024年,银座平均每平方米公示地价超过2504万日元(约合117万元人民币)。在这样高商业价值的街区里,很少有这种“余白”性质的公共空间。2017年,综合商业体GINZA SIX开业,约4000平方米的屋顶庭院也是银座少有的公共空间性质的休憩所。索尼这个项目,地下二层与地铁银座站地下站厅相连,地下三层与区域内最大的一座停车场相连,很适合成为人们购物后休息或约定碰面的场所。不仅如此,它的地面条件也很优越,与晴海大道、外堀大道和索尼大道三条街道相邻—一般而言,东京大部分街角建筑只会与两条街道相邻,与三条街道相邻给银座索尼公园带来了很强的开放感。它还面向银座数寄屋桥十字路口,极佳的地理位置让它不愁客流,永野大辅设想的多功能公共空间也因此有了实现的基础。

Ginza Sony Park是一个企业运营的城市公共空间,多个出入口都呈现对外开放的姿态。墙体采用裸露的清水混凝土,以展现同桥梁、高速公路等设施类似的公共感。

然而问题也出在这上面。一般而言,公园属于公共设施,由各级政府所有。索尼是土地所有者,也是公司。在索尼大厦时期,各层楼都有餐饮商业租金收入,即便要起到展厅大楼的品宣功能,对索尼来说,这也是一个可以带来收入的项目。

本文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