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发现,用iPad当操作交互界面的咖啡店、茶饮店变多了?
从消费体验上看,采用这种支付方案的店家可能让人感觉有点酷,但本质上,这是那些小而美的商铺选择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它们需要数字化的点单系统,也需要搭建自己的会员体系,也许还需要面对大量外卖需求,但尚无能力开发维护一套自己的系统。
抓住这个机会的,是一个叫FLIPOS的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智慧餐饮零售系统服务商,店铺们只要有iPad,就能接入FLIPOS提供的门店收银系统解决方案与会员系统,降低店铺的IT成本。
FLIPOS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陆丞佳跟另外7名成员最早尝试开发的是一个基于iPad的点餐软件,他们把它放到了合伙人在上海大沽路的面馆里试用。大沽路聚集了不少公司人,午市成了面馆需要重点经营的时间段。面食没有太复杂的定制化选项,如果让消费者自主通过一台iPad点单,既可以提升服务效率和翻台率,也可以节省人力成本。
那时,扫码支付已经在中国普及,小程序功能也在2017年1月接入微信。陆丞佳看中了小程序的整合价值。但库存管理、收银、外卖、会员可能是好几个彼此独立且供应商不同的系统,一个线下店铺想要接入线上,拥有完整的O2O功能,要操作四五个不同的平台或系统。
陆丞佳给大沽路面馆这套FLIPOS系统接入了微信小程序,这样,CRM会员管理系统和收银系统就可以统一在iPad上操作了。“我们当时是业内为数不多能够把门店收银、线上小程序跟会员结合成一套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他说。

陆丞佳曾在腾讯O2O业务一线工作。当时做得更早也更有名的线下门店收银解决方案是二维火、客如云等,这些公司使用智能设备安卓系统软件取代传统的Windows,收入依赖卖硬件和支付抽成。但陆丞佳发现,硬件开发和维护的成本高,支付行业的各种利益方又太多,整个行业价格战一度打得非常激烈。
“纯线上(电商)业务也是有瓶颈的,我们做O2O出身的很清楚,在线这部分营收做到天花板最多占整个国民总消费不超过30%,不如扎根做线下。”陆丞佳说,“创业团队没必要掺 和”。
美国支付巨头Square是陆丞佳的研究对象。Square诞生于2009年,向小商户和自由职业者提供免费读卡器,只需一根耳机线,就能接入iPhone,方便人们完成无现金交易,支付手续费也比传统信用卡机构更低。Square以申请门槛低、价格低廉、易于使用的刷卡硬件切入了线下B端支付市场。2010年年底,iPhone 4销量突破了1400万台。Square也被iPhone托了一把,当年处理了数百万美元的交易,推出了iPad POS应用程序,商家可以管理销售、营销和支付流程。
如果说Square的“风口”是iPhone和苹果生态,那在FLIPOS所处的商业环境中,扮演同样角色的是二维码和微信小程序,iPad则是摆在陆丞佳团队面前的硬件标准答案。它自带蓝牙、摄像头,足够满足日常运营需求,比定制化点餐机器要便宜;相较市面上其他平板设备,它又足够稳定,触摸屏的交互也很流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