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门儿老师,将冷门课讲到沸腾
“苏德超丑不丑?丑。”“苏德超头发少不少?少。”“没关系,这些都是事实。事实本身并不能伤害我,对事实的看法才可能伤害我。”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苏德超凭借幽默逗趣、语速飞快的授课风格,将冷门哲学课上成了武汉大学最火的通识课之一。当他在短视频平台以“大脑门儿苏德超”为名发布科普哲学的短视频后,五个月时间便引来24万粉丝围观。
黑夜里与哲学对话
2013年,苏德超准备面向校内各个专业教授《哲学核心问题》(形而上学)。哲学已经够“高冷”了,形而上学堪称哲学中的哲学,可谓“孤寒”。这样一门公选课,能赢得学生喜欢吗?
在一众老师疑惑的目光中,苏德超开班了。形而上学包含很多逻辑推理,要进行非常密集的思想实验,他决定打破常规,用“提问、学生论辩、点拨”的论坛式方式,将学生引入哲学。
形而上学比较抽象,很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苏德超总是先向学生抛出足够有吸引力的话题,提出各种乍一听好笑、细思深奥的问题后,再一点点引入问题的核心。比如忒修斯战舰悖论:忒修斯战舰上的木板和零件被逐渐替换,当所有的木板和零件都被更换掉时,忒修斯战舰还是原来那艘战舰吗?要是再把换下来的木板重新组装起来,哪一艘才是原来那一艘呢?
抛出的问题如同一把火,学生们开始发言后,苏德超就在一旁倾听,等候时机。等到讨论渐变成辩论、争论,陷入僵局时,苏德超就进行点评和纠偏,适当“扇火”;当不同观念对抗,你来我往,达到白热化后,他就再浇点理性的“凉水”。他对学生们强调要“摆事实,讲道理”,而不是“举例子,讲感觉”。“摆事实不等同于举例子,因为孤证撑不起来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讲道理也不是讲感觉,观点的背后要有道理的支撑。”
在苏德超的“大小火”交替鼓励中,学生们思维空前活跃,不知不觉走进哲学的“圣殿”。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