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出租车计价器”效应
作者 曹敏
发表于 2025年2月

你发现了吗,我们的生活似乎常被“统一定价”的产品所包围。从健身房年卡到话费套餐,从付费会员到交通通票。它们通常是“边际成本”非常低的行业,对于供给方而言,生产额外单位产品的成本非常小,形成规模经济,可带来显著的收益倍增。

举个例子,健身房中已经购置好了器材,招募10个会员和招募100个会员的成本差别不大,却能赚到更多的“会籍收益”;通信基站已经搭建好了,为1万人提供通信服务和为10万人提供通信服务的成本差别不大,但显然后者利润更丰厚……那么,你一定很好奇吧,对于普通人而言,统一定价和按需付费,哪个更划算?

经济学家发现,在许多情况下,统一定价总是一笔糟糕的交易。相较于自助餐,只点想吃的菜更划算;相较于不限量的话费套餐,按需支付更划算;相较于购买读书会员,单独购买心仪的那本书更划算。这不禁引发人们的深思:为何“统一定价”这种看似非理性的市场行为,能长期存在并被人们接受呢?

这个问题,似乎可以通过“出租车计价器”效应得到解释。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