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事做,比如无所事事
作者 乔子
发表于 2025年2月

人终其一生,似乎都在追寻“意义”。人们从小就被教育“做每件事都要有意义”:阅读是为了增长知识,旅游是为了丰富阅历,休憩是为了之后能更好地投入工作,放松是为了后续能高效学习……即使是在春节这样的假期,人们也很难拥有一段无所事事的闲暇时光,总是无法克制地疯狂滑动手机屏幕,寻找下一件“大事”或者新鲜东西,以摆脱那种令人不安的无所事事的状态。

你或许已经注意到了,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把“无所事事”视作一种羞耻和难堪,认为这是“没正形儿”和“不做正事”,无法心安理得地享受无所事事。一旦无所事事,就感到自己变成了无可救药的、糟糕透顶的人。同样,发现别人无所事事时,也会生出鄙夷之情,对其深恶痛绝,忍不住退避三舍。

事实上,“无所事事”并非现代社会的特有产物。早在17世纪,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它的存在,且在当时,它并不像今天这样被厌弃和被谴责。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