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的科技美
作者 赵君鹏
发表于 2025年2月

北京中轴线是明清两朝北京城的东西对称轴线,元朝营建大都,奠定了北京中轴线的最初形态。明朝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北京中轴线向南延伸,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7.8千米,汇集了最重要的国家纪念性建筑、礼仪性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如故宫、天安门等。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中轴线如此引人瞩目,与它蕴含的诸多科学技术密切相关。

北京中轴线建筑符合几何学原理。它整体呈现严格的对称布局,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建筑以中轴线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分布,不仅有平稳庄重的视觉效果,还在规划和建设时更加便捷高效。中轴线的单体建筑设计注重建筑比例和几何形状的和谐,如故宫太和殿,其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长宽比例恰当,屋顶的坡度、斗拱的尺寸与建筑整体高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由长期的实践和审美积累而成,符合视觉美学原理,使建筑看上去更加雄伟壮观。

本文刊登于《知识窗》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